我自考网( zikao5.com )

 找回密码
 注册

我自考论坛新人签到! 到各省圈子新人签到送奖励~ 进入自考圈子自考资料专题

历年自考试题和答案 集合2008年以来的自考试题及答案! 考必过一考通自考小抄 - 自考密卷

自考资料【注册网站】|论文指导QQ905363546 自考英语学习英语俚语学习自考公共课 自考专业课网站地图关于我自考网_zikao5.com

特别提醒:想登录了解网站可用临时帐号【加微信zikao99索取】
搜索
查看: 3837|回复: 0

[历年真题] 全国2010年10月自考《犯罪学(一)》试题和答案0023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9 15:4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国2010年10月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23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犯罪学与社会学相结合形成的边缘学科是(      )
A.犯罪统计学        B.犯罪社会学
C.犯罪心理学        D.犯罪生态学
2.犯罪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A.惩罚罪犯        B.预防犯罪
C.矫正罪犯        D.分析罪因
3.指导我国犯罪学研究的方法论是(      )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实用主义哲学
C.经验主义哲学        D.功利主义哲学
4.在欧洲犯罪研究史中未能形成系统的犯罪研究理论和较完整的犯罪学科体系的历史阶段是(      )
A.18世纪以前的封建神学时期        B.18世纪中叶的古典犯罪学时期
C.19世纪的实证派犯罪学时期        D.20世纪中叶以后的现代犯罪学时期
5.功利主义的犯罪原因理论,也称“幸福计算”理论的是(      )
A.贝卡利亚学说的核心        B.边沁学说的核心
C.康德学说的核心        D.龙勃罗梭学说的核心
6.在古希腊学者的眼中,犯罪是违反正义的人的(      )
A.原罪的表现        B.恶性的表现
C.无知的表现        D.无礼的表现
7.在模拟的社会情境中,让被试进行规定的角色扮演,并观察其互动活动,以分析他们所作出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的研究方法被称为(      )
A.模拟实验法        B.现场实验法
C.实验室实验法        D.回归实验法
8.典型调查区别于个案调查的特点之一是(      )
A.强调配额        B.强调推论
C.强调分类        D.强调观察
9.在社会转型期,政治文化中心及经济活动频繁的地区发案多的犯罪类型是(      )
A.性犯罪        B.经济犯罪
C.暴力犯罪        D.财产犯罪
10.在下列犯罪的诸属性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经历了一个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的是
(      )
A.阶级性        B.社会性
C.历史性        D.政治性
11.在各国的犯罪统计中,侵犯人身犯罪的多发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2.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犯罪高峰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经济的全面实施        B.青少年成长环境的不佳
C.犯罪控制的弱化        D.敌对势力的破坏
13.中共中央《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即“严打”决定)针对的是(      )
A.建国初期的犯罪形势        B.“三年自然灾害”后的犯罪形势
C.“十年动乱”时期的犯罪形势        D.改革开放初期的犯罪形势
14.下列诸项中,属于财产犯罪人特有的道德观内容的是(      )
A.为朋友两肋插刀        B.不自由勿宁死
C.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D.唯利是图
15.将犯罪人划分为报复型犯罪人、贪利型犯罪人、淫欲型犯罪人、游戏型犯罪人的依据是
(      )
A.社会学标准        B.心理学标准
C.人类学标准        D.生物学标准
16.犯罪学的核心内容是(      )
A.犯罪行为        B.犯罪现象
C.犯罪原因        D.犯罪对策
17.犯罪学认为,有利于犯罪行为产生和发展的因素是犯罪的(      )
A.第一位原因        B.第二位原因
C.第三位原因        D.第四位原因
18.下列诸项中,不属于有利于犯罪行为产生条件的是(      )
A.有杀伤力的工具        B.被害人的疏忽大意
C.犯罪人的贪欲        D.无监控的车站码头
19.下列诸项中,不属于宏观社会环境范围的是(      )
A.学校环境        B.市场经济环境
C.司法环境        D.阶级斗争环境
20.下列诸项中,易发生扒窃案的场所是(      )
A.公寓的卧室        B.集贸市场
C.办公室        D.学校教室
21.参加社会活动的需要、求知的需要、爱的需要等均为(      )
A.生理的需要        B.物质的需要
C.精神的需要        D.繁衍的需要
22.下列诸项中,不属于女性犯罪中多见的犯罪类型是(      )
A.扒窃        B.抢劫
C.投毒        D.伪证
23.遭受了犯罪行为侵害的被害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可能又会受到侵害,这种侵害及过程被称为(      )
A.初次被害        B.再次被害
C.重复被害        D.多次被害
24.犯罪预测的特点包括现实性、主导性和(      )
A.逻辑性        B.前瞻性
C.结构性        D.结果可变性
25.将犯罪预测分为宏观犯罪预测和微观犯罪预测的依据是(      )
A.预测的空间范围        B.预测的时间范围
C.预测的手段        D.预测的内容
26.狭义的犯罪预防专指(      )
A.罪前预防        B.罪中预防
C.罪后预防        D.全面预防
27.通过加强特种物品和危险物品管理抑制犯罪机会和条件的方法属(      )
A.保护性预防        B.疏导性预防
C.堵塞性预防        D.控制性预防
28.古典犯罪学派主张(      )
A.通过心理疏导预防犯罪        B.通过隔离潜在犯罪人预防犯罪
C.通过科技手段的运用预防犯罪        D.通过刑罚预防犯罪
29.芝加哥犯罪预防计划的倡导者是(      )
A.加罗法洛        B.克利福德•肖和亨利•麦凯
C.萨瑟兰        D.史蒂文•拉布
30.在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诸手段中,最具强制性的是(      )
A.政治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经济手段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社会调查的具体方式包括(          )
A.访谈法        B.问卷法
C.现场调查法        D.文献法
E.实验法
32.下列诸项中,关于我国犯罪现象表述正确的有(          )
A.1981年,党中央做出了《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即“严打”决定
B.1956—1965年是新中国社会治安的黄金时代,发案率低,群众安全感高
C.20世纪90年代以来,侵犯财产犯罪是我国最主要的犯罪类型
D.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黑社会犯罪问题突出
E.卖淫、嫖娼、吸毒是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
33.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
A.根据体格性格分型说,肥胖型人犯诈骗罪的较多,而犯暴力罪的较少
B.英国犯罪学家格林和美国犯罪学家胡顿继承了龙勃罗梭的犯罪人类学研究
C.根据性染色体畸变说,XYY染色体结构的人容易实施暴力犯罪
D.龙勃罗梭认为,天生犯罪人是隔代遗传导致的
E.测量是犯罪人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34.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中写道:“为了不使刑罚成为某人或某些人的暴行,刑罚应当是公开的、及时的、必需的,在既定的条件下尽量轻微的、同犯罪相对称的,并由法律规定的。”这段话包含的刑罚的原则和理论有(          )
A.罪刑相适应        B.罪刑法定
C.刑罚人道化        D.刑罚的公开性
E.刑罚的及时性
35.下列关于社会解组理论的观点正确的是(          )
A.它是美国“芝加哥学派”的研究成果
B.它主要研究的是城市犯罪问题
C.它是对文化冲突导致犯罪现象的一种解释
D.它揭示了不同社会生态区域的犯罪现象不同的规律
E.它开启了用社会生态学理论研究犯罪的先河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l8分)
36.菲利
答案: 认为犯罪的原因中除了人类学的原因外,还应该肯定物理的及社会的原因,但是,犯罪人不具有自由意思,自由意思只不过是“纯然的幻想”;犯罪,不外乎是由犯罪人的素质和环境必然地产生的。但是,犯罪人既然作为社会的一员生活着,就应当对社会负担所实施的行为的责任(社会责任论),也有针对危险的犯罪人来防卫社会的必要。因此,必须将犯罪人进行分类,分别进行了与其相适合的处置。他的立场也被称为实证学派,并且他提到,实证学派的基本目标,“是从犯罪本身及其生活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方面研究犯罪的起源,以便针对各种各样的犯罪原因采取最有效的救助措施。” 他所主张的“犯罪社会学”,其本意是一犯罪社会学对刑法及刑事诉讼法进行改正,这是一种刑事政策论。
37.文献法
答案: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它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群中选取适用于课题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出恰当分析和使用。
38.犯罪暗数
答案:从犯罪学的概念或范畴上看,又称犯罪暗数或刑事隐案,是指虽已发生但由于种种原因未予记载的犯罪数量。
39.犯罪的辐射律
答案:犯罪的辐射律:是指犯罪的诱因、手段、方式通过信息载体的传播而被扩散。
40.特尔菲法
答案:特尔斐法Delphi method ,用书面形式广泛征询专家意见以预测某项专题或某个项目未来发展的方法,又称专家调查法。最先由美国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在20世纪50年代初创立,在软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预测成功与否取决于研究者问卷的设计和所选专家的合格程度。
41.犯罪预防
答案:犯罪预防(crime prevention ),综合运用社会多种力量,采取各种措施,限制、消除产生犯罪的原因、条件,以防止、控制和减少社会犯罪及重新犯罪的举措体系。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2.简述自然犯罪的概念及其提出的意义。
答案:加罗法洛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了犯罪学的崭新概念,让人耳目一新。其认为,法律上犯罪的概念只是立法者主观意志及随着国家刑事政策的变化而有所变化的概念,同一个行为在不同的地方是否被认定为犯罪,答案不一。因此有必要建立犯罪的社会学概念。即应该找出在所有地方和所有时期都被认为是应值得处罚的行为。其进一步提出了获得社会学概念的方法不是进行事实的分析,而是从感情角度来分析。加罗法洛认为,犯罪一直是一种有害行为,但它同时又是一种伤害普遍道德情感的行为。其对于普遍道德感的认识,从绝对道德、相对道德、道德的变化、行为的片面规则、特殊的道德的论述,从普遍到特殊,一般到个别的论述得出:人类是有着同样的某种情感和道德的。
  加氏同时对组成道德感的各个部分进行了分析,包括:爱国之心、宗教感情、贞洁、荣誉感、利他情感、仁慈感、怜悯感、正义感、正直感(对所有他人物品的尊重),总结出了自然犯罪的理论。其认为自然犯罪的实质是对怜悯感或正直感的伤害。
  加氏在《犯罪学》中指出:人有两种属性:1、基于保护自己的本能的利己情绪;2、基于社会生活的必要,又有利他的情绪。而利他情绪是一种怜悯和正直的道德观念。人类依其本能具有利己心,进而发展为利他心,这种利他即社会道义,他是人类道德心的根源。人类的道德心主要有两种情绪:怜悯和正直。
  怜悯和正直是最基本的两种道德情绪。违反其中道德情绪的行为,就是自然犯罪。它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不依赖于环境条件或某一个时期的特殊情况,也不依赖于立法者的特殊观念。加氏认为,自然犯罪是任何文明社会都不能否认的,并可以适用刑罚加以抑制的行为。所谓的自然犯罪,即指基于人类自我保护本能的利己心,违背社会道义,触犯最本质的怜悯心和正直心的犯罪。
  他还进一步将自然犯罪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触犯怜悯之心或仁慈感的犯罪(如谋杀性命的行为);另一种是触犯正直之心的犯罪(如以暴力抢劫财产行为)。他认为以前没有任何一种具体行为被普遍地认为是罪犯,而只有违背了怜悯和正直的道德观念的人,才是罪犯。
  同时,与其自然犯罪理论相对应的另一类犯罪:人定犯罪。人定犯罪是国家根据需要以法律规定的犯罪,因其是根据需要由法律规定的,随意性比较大,无法稳定,因此,并非普遍的认为是犯罪。由此,自然犯罪才是真正的、本质的犯罪理论悠然而出。
  此即为加氏最有名的“自然犯罪”的概念,其观念对犯罪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犯罪学家们认识到了除了刑法条文对犯罪类型的划分之外,还可以用另一种标准对犯罪下定义和进行分类,启发以后的犯罪学家们在更加宽广的视野中考察犯罪现象。
43.简述犯罪人的文化特征及其与犯罪行为的关系。
44.简述刑罚的个别化理论。
答案:刑罚个别化理论认为,刑罚个别化以人身危险性为依据,人身危险性大,刑罚大,人身危险性小,刑罚轻,因而可以不考虑犯罪行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刑罚适用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刑罚适用应根据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险性进行。这一理论,是在批判报应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刑事古典学派认为,犯罪对公共利益的危害越大,促使人们犯罪的力量越强,制止人们犯罪的手段就应该越强有力,这就需要刑罚与犯罪相对称。我们当然看到了这一报应论存在的缺陷,那就是否定了刑罚个别化。但是,刑法新派在批判旧派理论缺陷的时候,却采取了矫枉过正的立场,将刑罚适用的根据完全定位于人身危险性,将人身危险性与刑罚的关系简单化为单纯地正相关系。但是,在现代刑法理论体系中,适用刑罚仅考虑人身危险性,而不考虑犯罪行为方面的因素,显然是行不通的。正因为这样,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相对确定法定刑的刑罚立法体制,而不采用绝对不确定刑或者绝对确定刑。然而,仅仅如此,尚不能充分说明刑罚个别化的理由。刑罚个别化的前提是首先考虑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撇开社会危害性而谈论刑罚的个别化,是与罪刑法定的法治原则相悖的,也是对犯罪人人权的侵犯,因为,“刑罚既然包含着犯人自己的法,所以处罚他,正是尊敬他是理性的存在。
45.简述社区预防的具体措施。
答案: (一)整合家庭、政府和社区居委会三种力量,加强地域性社区建设,推动社区预防的发展。
  (二)加强功能性社区建设,完善社区预防体系。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6小题10分,第47小题12分,共22分)
46.论年龄与犯罪的关系。
答案:刑事责任年龄有普通刑事责任年龄和特别刑事年龄规定两种规定。
   (1)普通刑事责任年龄,是指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不予刑事处罚,即不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即应承担刑事处罚。
   (2)特殊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有“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死亡、强奸、抢劫、贩毒、放火、爆炸、投毒等严重刑事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从已满十四周岁计算。
    对于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刑事责任的承担,刑法规定:
   (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管教。
47.运用日常活动理论解释我国改革开放后犯罪日趋增长的现象。
答案:犯罪现象的原因分析是犯罪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制定科学高效的犯罪预防对策的直接依据,对一个国家社会治安状况的改善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犯罪原因是一个系统,包括犯罪根源、犯罪基本原因和犯罪具体原因3个层次。犯罪根源是犯罪存在于人类社会的终极原因,是决定犯罪起源的决定性要素,适用于所有犯罪,是普遍真理,与具体的犯罪类型无直接关系。而犯罪的基本原因则是与具体的某一时期、某一社会的犯罪现象相关的对犯罪的形成与变化有全局性、决定性作用的致罪因素所构成的动态体系。而犯罪条件则是在更加具体、微观的层次上对某类犯罪现象的发生起作用的因素。

在此,我选取后两个层次对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犯罪现象进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犯罪现象的主要趋势有:城市犯罪率明显高于农村;青少年犯罪日益突出;团伙犯罪向集团犯罪、**犯罪、恐怖组织犯罪转变;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层原因是转型期的特殊国情。我国社会转型期是改革开放后,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这种巨变中,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将得到根本性的改造”。

这种变化带来的问题之一:人口流动加剧,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的急剧流动,在某种意义上导致了约束人们行为的社会关系解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控制人们追求欲望的原始的社会关系削弱。其二,人们的自制能力削弱,一旦失去自制力,流动人口便可能打开犯罪的阀门,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这种变化带来问题之二:社会失范状态突出。社会失范指的是社会的无规范状态。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市场经济社会给予了个人足够的发展空间,每个人都享有机会去追求物质财富。因此,社会各阶层人们的社会活动呈现出空前活跃的状态,如青少年、女性等以前所谓的较为稳定的弱势群体也受到影响而广泛地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但同时,由于社会成员的能力和社会地位等不同,因而在追求财富过程中,便不可避免地会采取不同的方式,有合法的,有偏差的。这种偏差行为的存在,使得社会处在一种失范状态。社会整体失范状态的出现,又进一步增加了社会各种群体尝试犯罪的可能性,形成恶性循环。这是青少年和女性犯罪的空前突出的重要原因。

这种变化带来问题之三:文化冲突。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传统的经济模式有着重要的区别。反映传统经济模式的文化观念也必然发生着重大变化,文化冲突外化为具体的社会规范与行为规范的冲突,进而导致犯罪。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2023年自考资料 ( 豫ICP备17027556号-1 )

GMT+8, 2024-3-29 16:19 , Processed in 0.12009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