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考网( zikao5.com )

 找回密码
 注册

我自考论坛新人签到! 到各省圈子新人签到送奖励~ 进入自考圈子自考资料专题

历年自考试题和答案 集合2008年以来的自考试题及答案! 考必过一考通自考小抄 - 自考密卷

自考资料【注册网站】|论文指导QQ905363546 自考英语学习英语俚语学习自考公共课 自考专业课网站地图关于我自考网_zikao5.com

特别提醒:想登录了解网站可用临时帐号【加微信zikao99索取】
搜索
查看: 2272|回复: 0

[模拟试题] 2012年自考播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9 12:3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2年自考播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
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
无分。
1. 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的是()
A. 拉斯韦尔
B. 卢因
C. 拉扎斯菲尔德
D. 霍夫兰
答案:A
2. 判断一个理论假设的科学性,就在于它的()的有无与强弱。
A. 可证实性
B. 可证伪性
C. 客观性
D. 逻辑性
答案:B
3. 英国传播学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蓬勃兴起,分为四大学派。其中以霍洛伦为代表的属
于()
A. 社会学派
B. 社会心理学派
C. 政治经济学派
D. “职能”学派
答案:B
4. 被称作研究大众传播过程的一份清单的是()
A.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B.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
C. 赖利夫妇模式
D. 马莱茨克模式
答案:D
5. 在大街上,对经过某一电线杆的行人进行抽样,每隔10个人抽取一个样本,这样的抽样方
法属于()
A. 偶遇抽样
B. 等距随机抽样
C. 简单随机抽样
D. 定额抽样
答案:B
解析:(P69) B、C项为随机抽样形式,A、D项为非随机抽样形式。从题干“每隔10个人抽取
一个样本”分析,可排除A、D,选B。
6. 关于“说服与态度改变”的最早的实证研究是()在军队中进行的心理实验。
A. 拉斯韦尔
B. 拉扎斯菲尔德
C. 霍夫兰
D. 卢因
答案:C
7. “培养分析”并不是一项孤立的研究,它是()的有机组成部分。
A. 文化指标研究
B. 制度分析
C. 传播效果研究
D. 讯息系统分析
答案:A
8. 对传者、受者的自我形象、个性结构、社会环境等的分析属于()
A. 马莱茨克模式中的概念
B. 传播单位模式中的概念
C. 赖特夫妇模式中的概念
D. 丹斯模式中的概念
答案:A
9. 下列关于演绎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以数据为基础
B. 卡特赖特的劝服原则运用了这一理论
C. 从理论解释出发,寻求数据检验理论的预测
D. 是一种对于客观传播活动的科学抽象
答案:C
10. ()是大众传播的一种最典型的功能障碍。
A. 环境监测功能失调
B. 文化传递功能失调
C. 社会协调功能失调
D. 麻醉精神的功能失调
答案:D
11. 麻醉性功能失调的表现是()
A. 信息低量
B. 信息超量
C. 信息失真
D. 环境监测功能失调
答案:B
12. 讯息系统分析的目的,就在于揭示媒介讯息系统的整体()
A. 结构
B. 功能
C. 倾向性
D. 运行规律
答案:C
13. 下列调查方法中常用于正式调查前的试调查的是()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等距随机抽样
C. 整群随机抽样
D. 判断抽样
答案:D
14. 最早提出反馈概念的是()
A. 申农
B. 香农
C. 维纳
D. 德福勒
答案:C
15. 麦克卢汉把人类文明发展史划分为三个时期,曾借助了英尼斯的()
A. 传播媒介是人类感官的延伸的观点
B. 传播媒介具有时空偏倚性的观点
C. 传播是历史运转的轴心的观点
D. 新的传媒开创了人类交往新形式的观点
答案:B
16. 在下列调查方法中,能够得到某一节目或广告的比较确切的受众人数的是()
A. 日记法
B. 仪器记录法
C. 日记兼仪器记录法
D. 无线电全方位受众调查
答案:D
17. 对广播节目的使用动机最早进行调查的是哥伦比亚大学广播研究室的()
A. 贝雷尔森
B. 霍夫兰
C. 赫尔卓格
D. 萨尔瓦焦
答案:C
18. 提出“参照群体”这一概念的是()
A.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B. 丹斯模式
C. 赖利夫妇模式
D. 马莱茨克模式
答案:C
19. “内容分析是一种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地描述的研究方法。”这个经典性的
定义是()下的。
A. 麦奎尔
B. 施拉姆
C. 盖普洛
D. 贝雷尔森
答案:D
20. 针对信息革命实质的问题,美国学者贝尼格尔提出了 ()
A. 控制革命的观点
B. 第三次浪潮的观点
C.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D. 信息革命与信息爆炸
答案:A
21. 电脑在某些方面可以替代人脑,这属于()
A. 一构多功
B. 同功异构
C. 一构一功
D. 异构多功
答案:B
22. 下列属于批判学派的是()
A. 卢因
B. 施拉姆
C. 麦克内利
D. 阿特休尔
答案:D
23.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反映了受众选择性心理的()方面。
A. 选择性接触
B. 选择性理解
C. 选择性记忆
D. 选择性参与
答案:B
解析:(P212) 由于受众成员以往的经历、文化素质、接触媒介的动机、事先的看法态度等因
素的影响,人们对同一传播内容往往见仁见智,理解、看法不一致。于是就会出现“一千个读者
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
24. 卡兹和布鲁姆勒在()一文中,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
A. 《读书为我们带来什么》
B. 《个人影响》
C. 《大众传播理论》
D. 《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
答案:D
25. “沉默的螺旋”假说中“舆论”的含义是()
A. 公共意见
B. 公众意见
C. 公开的意见
D. 公正的意见
答案:C
26. ()命题是批判性研究的主线。
A. 内容
B. 媒介
C. 控制
D. 受众
答案:C
27. 在随机抽样中,影响样本代表性的最主要因素是()
A. 采用的具体抽样方法
B. 调查者的素质
C. 总体的大小
D. 样本的大小
答案:D
28. 拉姆斯丁和贾尼斯在1953年进行的“两面提示”实验与霍夫兰的方法相比增加的测验是()
A. 提示反面观点
B. 反宣传
C. 反馈
D. 敲警钟
答案:B
29. 批判学派的研究焦点是()
A. 同化
B. 异化
C. 物化
D. 人化
答案:B
30. 大众传媒的授予地位功能,可使个人和集体的地位()
A. 规范化
B. 合法化
C. 合理化
D. 标准化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
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
未选均无分。
1. 自我传播包括()
A. 老师讲课
B. 歌唱演员的演出
C. 演员心中的“潜台词”
D. 电影中的画外音
E. 小刚和小强在数学课上交头接耳,不专心听讲
答案:C^D^
2. 从信息理论来看,下列对新闻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新闻中的信息量是可以度量的
B. 新闻的数量和新闻的信息量并不都成正比例
C. 新闻媒介要重视反馈
D. 新闻媒介要减少物质和能量的消耗,提高效益
E. 为了使社会的信息含量增大,我们应完全以信息的标准去操作新闻流程
答案:A^B^C^D^
3. 阿特休尔经过对比分析后,指出控制者与被控制者的关系主要有()
A. 官方形式
B. 商业形式
C. 利益关系形式
D. 非正式形式
E. 契约形式
答案:A^B^C^D^
4. 关于传播个人功能的主要观点有()
A. 社交性和自我中心性
B. 工具性
C. 游戏说
D. 可纳入“使用与满足”理论
E. 娱乐性
答案:A^B^C^D^
5. 怀利在1942年提出报纸的功能是()
A. 提供消息素材
B. 分析消息
C. 当有些消息不一致时,提供一个一般性的参照系
D. 消遣
E. 向世界传播百科全书式的知识
答案:A^B^C^D^E^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 政府控制
答案:政府控制:是政治控制的主要形式。是指政府出于直接维护自身统治、保障政权稳固或捍卫社会大众整体利益的动机,通过立法、行政、操纵新闻等手段,对传播所施加的约束。
2. 回忆式电话询问法
答案:回忆式电话询问法:在电话询问中引导调查对象回忆前一天的活动,在回忆个人行为的基础上,确定什么时候有可能听到广播,然后通过呼号、频率、主持人、节目或风格等来辨认收听的频道,以显示调查对象前一天的视听行为。
3. 法兰克尔福学派
答案:法兰克福学派:1923年诞生的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马克思主义的一大流派,是批判学派的滥觞,主要对社会现实展开全面的剖析和深刻的批判。这一学派的社会研究所名义上隶属于法兰克福大学,其主要代表人物霍克海默是该大学的一名教授,因此,被称为法兰克福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霍克海默、马尔库塞和阿道尔诺。
4. “推”技术
答案:“推”技术:在网络传播中,大量的网上数据库可根据每个用户不同的个人需要,主动为用户“推”送出适合他的信息,从而大大节约用户寻找信息的时间和精力。与传统媒体对所有受众一视同仁的大规模单向推送不同的是,网络时代的“推”技术将是基于每一个用户各不相同的个人需要。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 内容分析法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答:(1)客观性。操作分析的结论仅取决于被分析的内容本身,而与分析者无关。
(2)系统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整个分析过程的操作只采用一套前后一贯的原则和标准,二是所分析的材料是根据严格系统的科学抽样方法抽选出来的能够代表客体的“样本”。
(3)定量性。通过一系列数量统计指标,能够对特定的传播内容进行准确的描述和分析。
(4)显性内容。内容分析的直接对象仅限于可观察的表面讯息,至于隐含的深层内容则是内容分析的结果,不是内容分析的对象。
2. 主要的控制形态有哪些?它们与传播媒介的关系怎样?
答案:答:主要的控制形态有政治控制、经济控制、受众控制、自我控制、文化控制等。其中,政治控制是来自上层建筑的控制,是自上而下的;经济控制是一种来自经济基础的控制,是自下而上的;受众控制是一种来自传播对象的控制,是由外而内的;自我控制是一种来自传播者自身的控制,是由内而外的;文化控制是一种更广泛、更深远的控制,包容了一切控制形态。
3. 简述英尼斯关于传播媒介对人类文明史的影响的观点。
答案:答案暂无
4. 简述组织传播的特点。
答案:答:组织传播,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即由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结成的网络,为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几乎每个人都身处在不同的组织之中,而组织传播是使组织能够做到思想认识统一并使之得到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要沟通、疏导组织内部上下之间、左右之间、成员之间的关系,要建立、发展组织与组织之间的联系,传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就信息传递的方向而言,组织传播的方式主要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横向传播三种。就沟通渠道而言,既有正式的渠道,也有非正式的渠道。
5. 各种大众传媒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案:答:(1)报刊(报纸、杂志)。报纸的主要长处,一是信息容量较大,二是保存信息的能力强,三是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大。短处在于,一是报纸报道新闻的时效性远逊于广播与电视,二是无法提供视听形象,三是报纸要求读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杂志和报纸相比较,它们的特点是同中有异。大多数杂志仍以使用文字符号为主。杂志出版周期长,新闻性逊于其他媒介。为了扬长避短,杂志更趋向于专业化、专门化和图文并茂。
(2)无线电广播。长处:①传递信息极其迅速,时效性强。②受众面广,渗透性强。③广播是听觉媒介,具备传播声音、音响的优势。短处:①广播内容转瞬即逝,保存性差;受众对广播选择的余地也很小。②单纯提供听觉形象,给受众留下的印象不如视听兼备的电视深刻。
(3)电视。长处:①视听兼备,图声并茂,生动、形象、逼真,感染力强。②手段先进,传递信息神速,超越空间的能力强。短处:电视画面转瞬即逝,既不容选择,也不便查考。电视复制和接收设备价格昂贵,不便于复制和随地接收。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9分,第2小题14分,共23分)
1. 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答:(1)应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梅罗维茨认为,由媒介造成的信息环境同人们表现自己行为时所处的自然(物质)环境同样重要;在确定情境界限中,应把接触信息的机会考虑进去并当作关键因素。
(2)每种独特的行为需要一种独特的情境。梅罗维茨认为,对于每一个社会情境来说,人们都需要一种明确的界限,因为人们需要始终如一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不同情境的分离使不同行为的分离成为可能。当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情境重叠时,这种情况会混淆不同的社会角色,令人们感到困惑、不知所措。总之,媒介的运用可以混淆区分不同情境的界限,导致新情境的出现,要求人们根据情境的变化采取新的行为。
3)电子传播媒介促成了许多旧情境的合并。由于电子传播媒介造成的社会情境形式的变化,人们的社会角色形式也在变化。原先特点分明的、不同情境的界限的混淆,导致了社会角色界限的相应混淆。
2. 论述信息社会中的“知识沟”现象。
答案:答:“知识沟”理论是大众传播的宏观效果研究中的一个假说,是由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在1970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社会经济地位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识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造成“知识沟”扩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不同。社会经济地位高者有更好的条件来接触新媒介和学习新知识。
(2)传播技能上的差异:获得关于公共事务和科学的知识,需要一定程度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3)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知识储存越多,对新事物、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越快。
(4)社交范围的差异:社交范围越广,人际交流越活跃,获得知识的过程越能加速。
(5)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生活的水准、层次与媒介的内容越接近,对媒介的接触和利用程度越高。
(6)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传播有一定深度的关于公共事务和科学知识的媒介主要是印刷媒体,其受众主要集中于高学历阶层。在信息社会中,以互联网络、卫星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介不断涌现,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量也呈不断增加之势,这一方面使社会各阶层获得的信息量都有所增加,但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和社会经济地位低者之间在以上六个方面的差异影响,他们获得信息的速度和拥有信息量的差距越来越大,穷国和富国之间、一国之内的城市和农村之间、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间、受教育程度高者和受教育程度低者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的知识沟都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这种趋势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阻碍了社会的民主进程。缩小信息社会的“知识沟”,主要应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着手。在硬件上,通过对贫困地区和贫困阶层进行扶持,低价提供给他们信息社会所必需的通讯设施和新的媒介,使他们有条件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在软件上,可以对他们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新媒介的使用技能,增强他们获得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当然,这需要社会付出长期的努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2023年自考资料 ( 豫ICP备17027556号-1 )

GMT+8, 2024-4-29 03:13 , Processed in 0.08221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