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考网( zikao5.com )

 找回密码
 注册

我自考论坛新人签到! 到各省圈子新人签到送奖励~ 进入自考圈子自考资料专题

历年自考试题和答案 集合2008年以来的自考试题及答案! 考必过一考通自考小抄 - 自考密卷

自考资料【注册网站】|论文指导QQ905363546 自考英语学习英语俚语学习自考公共课 自考专业课网站地图关于我自考网_zikao5.com

特别提醒:想登录了解网站可用临时帐号【加微信zikao99索取】
搜索
查看: 5966|回复: 7

[历年真题] 09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随堂资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6 14: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诞生在欧洲,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要。

3、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4、马克思恩格斯个人条件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前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科学。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时代精神的反映。

2、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首先,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的科学。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性。

其次,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性的科学体系。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内在根据。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展开的,科学的理论就应该能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否则,即使是科学的理论也会变成不科学的理论。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根本保证。

第三,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内在自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可以脱离历史的客观进程而存在。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那样,尽管《共产党宣言》的一般原理是完全正确的,但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种理论上的清醒和自觉,无疑成为马克思主义经久不衰的主观原因和自身动力。

3、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在总结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总结新的历史经验和概括自然科学最新成就的基础上产生了列宁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新的历史阶段——列宁主义阶段。

为解决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革命的问题,产生了毛泽东思想。

为解决在经济上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产生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是最根本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一切致力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立场。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

首先,这种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反映。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正确的学习原则和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本领。

(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所以,大学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楼主| 发表于 2009-2-6 14: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与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这是人们在实践中不能不回答的问题,也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的问题;第二方面人们的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问题。

3、哲学基本问题是解决和回答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把世界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4、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

5、围绕着社会状态怎么样的问题,形成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发展观。辩证法坚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为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世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物质范畴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尽管已经认识到物质是世界的本质,但又一历史的局限,不可能概括出科学的物质范畴。就不可能真正把握世界的物质性。抵挡不住唯心主义的进攻。不能将唯物主义贯彻到底。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以往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合理思想,在总结19世纪自然科学重大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这是哲学物质观发展的高级阶段。

1、定义: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就对物质观作了科学的说明。他指出:“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从而说明“物质”作为哲学范畴,它是对各种具体实物共性的概括。

列宁进一步发挥了恩格斯的思想,他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并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列宁的物质定义是对物质世界的无限多样性的最高程度的哲学概括,它把客观实在性作为一切物质形态的唯一的共同的属性,这就既把哲学物质范畴与具体的物质形态联系起来,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辩证法,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列宁的物质定义把作为客观实在的人类实践包括到对物质范畴的理解中,这就把客观性原则贯彻到历史领域,确立了统一地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真正科学的理论。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统一性问题是指世界上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本原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运动观:

(1)运动是标志世界的一般变化和一般过程的哲学范畴。

(2)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这种理解包括以下两层含义:

第一、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从哲学史上看,形而上学认为,事物在本质上是不运动、不变化的,即使有运动和变化,也只是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不会发生质的变化;运动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一切运动变化都是由于外力推动的结果。事实证明,从宏观的天体到微观的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生物界到人类社会,万事万物无一不是运动的。这表明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物质都不可能离开运动而存在。设想

第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不是物质的运动。

自然科学证明了运动必然有它的物质主体,其承担者都是物质,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必然陷入唯心主义。

(3)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物质的运动是永恒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把运动和静止割离开来的形而上学不变论和相对主义诡辩论都是错误的。

静止的定义: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它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它有二种基本形式:其一是指相对于一定的参考系,事物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的移动;其二是指事物没有发生质变。

承认静止的意义在于: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必要前提,是测量和计算运动的尺度。

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1)时间和空间的含义: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空间就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

(2)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这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设想超时空的存在,只能导致唯心主义;设想无物质、无运动的时空,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3)时间与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时间与空间的有限性和无限性。

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1、实践的含义和基本形式

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第一,物质生产劳动实践活动。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是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基本面貌。

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在生产过程中调整和处理社会关系的矛盾活动,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所必须进行的实践活动。

第三、科学实践。它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相对独立的一种实践活动。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科学实验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实践的基本特征。

第一、客观物质性。构成实践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客体和实践的手段,都是可以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的结果,是对象的客观变化,具有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实践的过程也是客观的。

第二,主观能动性。实践的能动性是指实践不同于动物盲目的本能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人不仅适应自然界,更重要的是改造自然界。

第三,社会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上进行,无论是实践主体、对象、手段,还是实践的目的、方式、结果,都要以一定的具体社会历史条件为前提,并受其限制。因此,实践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是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的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的现实基础。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的观点“必然会导致唯物主义”。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表现: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总之,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人的实践活动。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普遍联系的,从浩瀚的宇宙到微小的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客观世界到主观世界,整个世界无不处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

1、联系的含义:从哲学上讲,联系是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不是事物之间个别的、暂时的现象,而是事物之间普遍的和永恒的现象。

2、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

(1)客观性。联系是客观世界固有的,不是臆想出来强加给事物的。人们既不能“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也不能“消灭”事物之间的联系,只能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地反映其联系。

(2)普遍性。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和过程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前后周围的其他事物和过程联系着;每一事物和过程的各个要素和环节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它要素和环节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和过程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环节或阶段;孤立的、不与其它事物和过程相联系的事物和过程是不存在的。联系的普遍性已为人类的全部实践经验和科学发展所证实。

(3)多样性。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

唯物辩证法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说明,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周围的事物、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这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发展。

发展是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生事物是指符合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是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这是因为:

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的结构和功能更加适应变化了环境和条件。

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比旧事物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新生事物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实质和核心,其原因:

1、这个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发展的问题;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反映在方法论上就是矛盾分析方法,它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矛盾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斗争有两种基本形式。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第二,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得到各自的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性和发展的趋势。

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为事物的转化和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推动事物质变的决定力量。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共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但是,在不同的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条件下,矛盾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

(三)矛盾普遍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千差万别,各有自己的特点。世界万事万物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1、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没有。

矛盾的普遍性有两重含义: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2、矛盾的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是事物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或根据。

矛盾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一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二是指同一事物的矛盾在发展的不同过程个阶段上各有不同的特点。

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

矛盾地位的特殊性:

首先,就事物发展过程而言,有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之分。根本矛盾是指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发展过程本质的矛盾;非根本矛盾则是不能规定事物及其过程的基本性质,也不一定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始终的矛盾。

其次,就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而言,在诸多矛盾中,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之分。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的、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是相比较而存在的,两者互相依赖、互相制约、互相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再次,就每一矛盾内部对立的双方而言,又可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矛盾内部对立双方的力量总是不平衡的,它们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也是各不相同的。其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矛盾双方中起着主导作用、居支配地位的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就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辩证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特殊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四)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事物都有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

1、质是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度体现了事物质和量的统一。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在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时用掌握适度的原则。

2、量变和质变的关系:辩证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五)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1、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2、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事物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3、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的总趋势,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辩证关系。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则是不同的。

(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

2、原因与结果:客观世界的因果联系是辩证的,二者既相联系又相区别,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分析因果联系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

必然性与偶然性:必然性体现事物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体现事物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为必然性开辟道路。所以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但也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现实性与可能性: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可能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掌握它要求人们要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性。

现象与本质: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人们正是通过事物的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的。

内容与形式: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这对范畴要求人们既要重视内容,反对形式主义,又要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归纳与演绎是人类思维从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最常见的推理方式。归纳就是从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性结论,演绎是从一般性原则推导出个别结论的推理形式。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

分析与综合是更为深刻的思维方法。分析,就是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成各个部分、方面、要素,以使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综合是在整体分解成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再组合为一个整体的思维活动。但这是在思维中把对象的各个方面按其内在联系有机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分析与综合是辩证统一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

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这一思维方法是通过从具体的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达到了对事物真理性的认识。在认识过程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具体,一种是感性的具体,一种是思维的具体。感性的具体是认识事物的起点,通过分析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方面,再通过抽象,分别认识事物各个方面的本质特征,这就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这基础上运用综合的方法,把对事物各个本质的认识联系起来,形成统一的事物整体的认识使抽象的规定在思维中再现出来,这就是从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同时就是以逻辑的必然性再现对象历史发展的过程,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内在要求。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规律及其客观性

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事物的运动发展是有规律的。人们必须认识世界的发展规律,并自觉地遵守客观规律。

规律就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

第一,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规律所反映的关系或联系都是本质的,即体现了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的根本性质和发展过程。

第二,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规律所揭示的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

第三,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规律的稳定性突出地表现为它的重复性。就是说,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只要具备了一定的客观条件,就必然会表现出某种特定的自然过程和规律。

第四,规律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人们在实践中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从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发展的产物和人脑对物质的反映;而意识一经产生,就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一)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

1、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是指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指导人们的实践而改造世界。

2、意识能动作用的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

第三,意识活动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

第四,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但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在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的对物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的实现,还要受物质条件的制约。片面夸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就会陷入唯心主义。

(二)意识与人工智能

在现时代,人工智能具有广阔的发展远景,我们决不可低估它的作用和意义,但也决不能把“机器思维”和人脑思维等同起来。人工智能就其本质而言,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

(三)主动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1、主动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客观规律性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性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的活动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2、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社会历史趋向属于历史决定论的内容,讲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主体选择讲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定了人们的活动要受规律性的制约,但不否认人在可能的空间内的选择。

主体选择是在既定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方式的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6 14: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实践的主体与客体

1、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进入到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主体与客体从本质上讲是认识关系、实践关系、价值关系。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但旧唯物主义是直观、消极被动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是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论。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从实践到认识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二)从认识到实践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它比第一次能动飞跃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一)真理的客观性

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既是绝对真理又是相对真理,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1、 定义: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确定性、无条件

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是近似的、有条件的。

2、关系: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并不是指两种不同性质的真理,而是指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任何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必须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一切科学真理,既反对绝对主义,又反对相对主义。真理永恒地处于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的发展过程中。

(三)真理与谬误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真理和谬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成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二)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价值及其特性

人类的实践活动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1、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2、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它有三个特点: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第二,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认识性认识。

(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6 14: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意义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两者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部分。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一)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提到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它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五大社会形态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但是在一些国家或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超越一个或几个典型社会形态的情况,还有一些国家或民族出现了一个非典型的社会形态,这些都是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多样性。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社会形态的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主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但这一过程并不否认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跨越性。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存在于人类经历的每一个社会形态之中,贯穿社会发展始终,是其他社会矛盾最为深刻的根源,决定并制约着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解决。这两对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所以这两对矛盾被称为社会基本矛盾。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原因是: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实质内容

阶级斗争是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集团之间的斗争。争取和维护本阶级的经济利益是阶级斗争的实质内容。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它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阶级斗争推动了同一社会形态自身的发展;其次,阶级斗争的作用更突出地表现在阶级社会中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的质变过程中;最后,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最集中地表现在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中。所以,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具有多种表现形式,而社会革命则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形态的新旧更替是通过社会革命实现的。社会革命是革命阶级为改变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而进行的政治斗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

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革命的首要标志是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中转到革命阶级手中。

社会革命的根源:社会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就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活跃的生产力则是它的终极动因。

(二)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社会革命的作用:首先,社会革命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革命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是阶级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环节和手段。其次,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再次,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超过,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社会改革及其根源

社会革命和改革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两个十分重要的概念,社会革命是社会根本制度的变革,是社会发展中质的飞跃。社会改革是在保持社会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社会制度的实现形式或某些环节和方面进行的变革,是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或部分质变。社会改革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革命性的改革;另一种是改良性的改革,也称社会改良。

社会改革的根源: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形式和途径,两者相互补充,共同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二)改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社会改革,作为历史观范畴,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所谓社会改革的普遍性,是指社会改革不仅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而且存在于人类有史以来的各种社会制度之中,并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所谓社会改革的特殊性,是指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条件下的社会改革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三)社会主义改革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改革的本质规定。

首先,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有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情况,这种情况有时甚至还很严重,不改革就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次,社会主义制度是对传统所有制的彻底否定,不可能一开始就十分完美,需要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再次,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首先获得胜利的,无论是物质条件、精神条件还是制度创新的经验都很欠缺,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必然会存在许多问题,只能通过改革来解决问题。最后,世界正处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对峙、竞争的时代,科技发展十分迅速,经济竞争异常激烈,为适应这样的国际形势,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通过改革适应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充分显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以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具体地来说:第一,科技改革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第二,科技革命推动生活方式变革。第三,科技革命推动思维方式变革。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技革命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大大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但同时也意味着增强了人类破坏自然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全球问题”。

全球问题的最终解决,不仅要依赖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的变革,依赖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也必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合理利用。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从事物质财富生产的体力劳动者和从事精神财富生产的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都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主体。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唯物主义历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出发,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群众史观。

唯心主义历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认为少数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英雄史观。

(二)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

第二,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

第三,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也是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

(三)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群众观点包括四个基本观点:一是相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三是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四是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以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方法和领导方法。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一)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每个人尽管在历史上发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各有不同,但都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离开了每一个个人的作用也就不可能有群众的作用。

(二)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他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明显地打上了其个人印记,他们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倡导者、发起人、组织者和领导者。

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面人物。杰出人物,特别是杰出的政治家,由于他们在知识、才能、品质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素质,往往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能够比较深刻地认识社会的发展趋势,顺应时代潮流,集中群众智慧,提出新的理论,并组织和领导广大群众为实现特定的历史任务而斗争。因而对历史的发展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但不管什么样的历史人物,也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

(三)从必然和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时势造英雄”的历史规律告诉人们: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要受社会种种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的制约。

(四)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

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两个基本原则,即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和阶级分析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6 14: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建立在发达商品经济基础上、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因此,本章主要分析: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的形成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1、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的基础
最初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在简单商品生产者分化的基础上产生的。由于商品生产者的主客观条件不同,因而生产同种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也不相同。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必然会导致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从而使一部分富裕起来的生产者成为脱离劳动,专门使用雇工劳动的经营管理者,而另一部分生产者则因亏损破产而与其他帮工学徒一起沦为雇佣工人。
2、商业资本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起了重要作用
商业资本不仅促进了自然经济的瓦解,加速了小生产者的分化,而且通过直接剥削和控制家庭手工业者,成为工业资产阶级形成的另一条重要途径。
(二)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件
(1)大量有人身自由但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
(2)在少数人手中积累起进行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大量货币财富。
2、资本原始积累的本质和方式
资本原始积累的本质是以暴力强迫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所以是“原始”的,是因为它形成资本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史”。
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主要有:(1)用暴力剥夺农民的土地,这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2)新兴资产阶级采用暴力手段,在海外劫掠殖民地,进行奴隶贸易、贩卖鸦片等,加速货币财富的积累;(3)利用国家政权,通过发行公债、增加捐税和保护关税等制度,聚敛大量财富。
(三)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已成为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障碍。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封建制度的灭亡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一)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1、商品的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即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是由商品体自身的性质,即商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属性决定的。不同商品具有不同的自然属性,因而其使用价值也不相同,例如,粮食可以充饥,衣服可以御寒,纯净水可以止渴,等等。但是,同一商品的多种属性,多方面的使用价值,往往是随着人们的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被发现和利用的。例如石油,过去人们只知道它可以用作燃料,随着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已能从石油中提炼出多种化工产品,其用途越来越广泛。
使用价值是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对象,它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因而在任何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都是由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所构成的。但是,使用价值本身并不反映任何社会生产关系,它与财富的社会形式无关。政治经济学之所以考察使用价值,是因为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有联系,但也存在显著区别:(1)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自然界天然存在的阳光、空气等,虽然对人有用,即具有使用价值,但因不是劳动产品,它们也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2)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是社会的使用价值。也就是说,商品的使用价值并非用来满足生产者自己消费的需要,而是用来满足他人、社会的消费需要。(3)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是通过交换才能满足他人需要的使用价值。例如,农民用于交纳地租的粮食,虽然也是满足他人消费需要,但未经过交换,因而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2、商品的交换价值与价值
商品不仅有用,具有使用价值,而且还能用来交换,具有交换价值。如1把斧子换3头羊,这里,3头羊就是1把斧子的交换价值。可见,交换价值就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上的关系或比例。然而,交换价值并非商品的内在本质因素,仅仅是一种外在的现象形态。我们知道,斧子和羊是两种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异质物品,它们为何能够按照一定比例相互交换呢?这表明在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的东西,这种共同的东西是什么呢?因为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质上是不同的,而不同质的东西在量上无法进行比较。为此,马克思说:“这种共同东西不可能是商品的几何的、物理的、化学的或其他的天然属性。”那么,这个共同东西究竟是什么呢?我们知道,撇开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就只剩下一种属性,即它们都是劳动产品,它们的生产都耗费了一定的人类劳动。这里所说的劳动已不是以某种具体形式支出的劳动,而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这种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够互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耗费了人类劳动,都包含价值这个共同的东西。商品的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商品价值的大小决定着交换的量的比例。可见,价值是商品内在的本质属性,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交换价值则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从表面上来看,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就其本质而言,则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3、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一切商品都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则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表现在二者之间存在着缺一不可、不可分割的联系,这表现在:(1)凡是商品都必须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缺一就不成为商品;(2)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3)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存在于使用价值之中。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表现在二者之间是互相排斥的,这表现在:(1)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2)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所共有的属性,是一个永恒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历史范畴;(3)商品对它的生产者而言,只具有价值而不具有使用价值,商品对消费者而言,只具有使用价值而不具有价值,因此,就同一商品而言,无论商品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它的价值,又占有它的使用价值。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具体劳动
要生产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就要进行不同的特定种类的劳动,例如,生产服装要有裁缝的劳动,生产桌椅要有木匠的劳动等等。这些劳动都是在特定的形式下进行的,劳动的目的、工具、对象、方法和结果都是不同的。这种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就称为具体劳动。具体劳动的多样性,决定着使用价值的多样性。因此,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条件。
2、抽象劳动
尽管具体劳动千差万别,但如果把劳动的具体形式抽象掉,就可以发现,无论劳动的具体形式如何不同,但它们都是人的大脑、筋肉、神经、骨骼等等的生产耗费的具体形式,都是人们脑力和体力的支出,因而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这种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叫抽象劳动。各种商品之所以能够互相比较,彼此交换,并不是因为它们的自然形态或使用价值有什么共同性,而是因为它们都是人类劳动的产物,都包含着一定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又不同于一般人类劳动,它是人类劳动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式,是商品经济所特有的历史范畴,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通过商品交换而相互交换自己劳动的社会关系。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劳动的两种属性,它们既相互区别、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统一于生产商品的劳动过程中。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它们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不存在只有具体劳动没有抽象劳动的劳动,也不存在只有抽象劳动没有具体劳动的劳动。
4、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由马克思创立的。它科学地回答了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使劳动价值论真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并为理解一系列政治经济学原理提供了一把钥匙。因此,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具体表现在:(1)劳动二重性学说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3)劳动二重性学说还为其他一系列理论和原理如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商品的价值量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价值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那么,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既然商品价值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因此,商品的价值量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而劳动量是由劳动时间来计量的,所以,劳动时间就是测量价值量的天然尺度,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的多少。生产某种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越多,它的价值量就越大;反之,则越小。然而,用劳动时间来衡量价值量,首先遇到一个问题。我们知道,由于各个生产者的生产条件、技术水平和劳动态度不同,生产同种商品所花费的劳动时间也不相同。如果说劳动时间是衡量价值量的尺度,是否意味着生产者的生产条件越差,技术越不熟练,生产者越懒惰,生产商品所耗费的时间因而越多,其商品价值量越大呢?当然不会是这样。因为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相同的人类劳动,是同一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因此,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由个别生产者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而应该由生产该商品所必需的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个别劳动时间只能决定商品的个别价值,而商品的社会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在这里,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现时某一生产部门平均的生产条件,或大多数产品的生产者所具有的生产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劳动工具的状况。
2、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的简单劳动量决定的。
所谓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专门的学习和训练,一般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要专门的学习和训练、掌握一定知识和技术才能从事的劳动。
少量的复杂劳动可以折合为多倍的简单劳动,因而复杂劳动是自乘的或倍加的简单劳动。同样,少量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可以等于多倍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
3、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因而商品的价值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劳动生产率是生产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花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一般来说,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少,劳动生产率就越低。或者说,生产单位产品所花费的劳动时间越少,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单位产品所花费的劳动时间越多,劳动生产率越低。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主要有: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劳动者的素质及熟练程度;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协作的合理程度;生产管理的效能;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自然资源的丰富,等等。
应当指出,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的生产效率,因此,无论劳动生产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形成的价值量是不变的。但是,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则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越高,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就越多,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相反,劳动生产率越低,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就越少,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就越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因此,马克思说:“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应该注意,我们在上面所讲的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是就生产同种商品的整个部门而言的,是生产同种商品的部门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如果就同一个部门内部各个生产者而言,劳动生产率高的生产者,其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会低于该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低的生产者,其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会高于该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在同样的时间内,劳动生产率高的生产者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劳动生产率低的生产者创造的价值则较少。这就是刺激商品生产者采用各种手段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秘密之所在。
(四)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1)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一般前提;(2)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原因。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使得每个生产者都被固定在某一生产领域专门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其生产的产品并非自己消费而是供他人和社会消费,因而其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具有社会性质,是社会劳动。
私有制的存在,使得生产者的劳动成为私人事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怎样生产都是生产者自己的事情,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私人劳动。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劳动,但是,它们同时存在于商品生产者的劳动中,而直接表现出来的是劳动的私人性质,劳动的社会性质是被隐藏着的,由此,二者发生了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通过交换,使生产者的私人劳动产品被社会所接受,从而证明其劳动的社会性质。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因为:(1)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总根源;(2)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五)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随着商品内在矛盾的外在化,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就产生了。具体而言,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是其完成形态。
从商品交换发展的历史过程看,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依次经历了简单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四个阶段。
1、简单价值形式
简单价值形式是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简单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这是与最初的直接的物物交换关系相适应的一种价值形式。
2、扩大价值形式
扩大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不再是偶然地、而是经常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其他商品的自然形式上。
价值形式发展到扩大的价值形式,是一个重大进步,但是它亦有局限性,就是商品的价值还没有一个共同的统一的价值表现,扩大的价值形式所反映的商品交换,依然是直接的物物交换。
3、一般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地表现在从普通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商品上。这种一般等价物的不固定、不统一性,仍然有碍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因而一般价值形式还要进一步向货币形式发展。
4、货币形式
当贵金属从商品世界游离出来,固定地独占一般等价物的地位时,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成了货币,一般价值形式就发展为货币形式。
货币形式与一般价值形式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不同的是某些金属取得了固定地担当一般等价物的独占权。然而,金、银能够排除其他商品而固定地独占一般等价物的地位,并非金、银本身有什么神秘之处,只是因为:一方面,金和银也是商品,同样具有价值。另一方面,金和银具有特殊的自然属性,即质地均匀、便于分割、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不会腐烂、便于保存等,这些自然属性使其成为理想的货币材料。为此,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货币形式的出现克服了一般价值形式的缺陷,大大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物与物之间直接的商品交换也变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货币出现后,整个商品世界分为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商品,它们都是特殊的使用价值,要求实现其价值;另一极是货币,它直接以等价物的形式出现,代表一切商品的价值。一切商品要实现其价值,都必须先转化为货币。这样,商品的内在矛盾,即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表现为商品与货币的外部对立了。
5、货币的本质
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表明,货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但又不是普通的商品,其特殊性在于它固定地充当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所以,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六)货币的职能
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货币首先就是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而存在的,其他三个职能都是在这两个职能中派生出来的。
1、价值尺度
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是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的价值大小的尺度。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可以是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不必是现实的货币。
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2、流通手段
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就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作为价值或货币的符号,纸币流通规律是以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的。其要求是纸币的发行量必须限于其所代表的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如果纸币发行过多,必然会导致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形成通货膨胀。
3、贮藏手段
4、支付手段
5、世界货币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及其作用
(一)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
1、价值规律的内容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2)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其中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是价值决定的规律,它对商品生产起着决定作用;而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则是价值实现的规律,对商品交换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价值规律是价值决定的规律和价值实现的规律的统一。
2、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
货币产生后,各种商品的价值量都要表现为一定数额的货币,因而形成了商品的价格。因此,价值规律就是通过价格运动来贯彻的,或者说,价格运动是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
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要实行等价交换,为此,就要求价格必须符合价值。但是,在市场供求的作用下,商品的价格和价值并非始终保持一致。这是因为虽然商品价格是以其价值为基础的,但价格的形成又会受到商品的供求关系的影响。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其市场价格往往会高于其价值;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其市场价格往往会低于其价值。但这并不是对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原则的否定,相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一现象,是价值规律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表现形式。因为:(1)无论商品的市场价格怎样变动,它都必须以价值为基础,各种商品之间的比价与它们的价值比例总是一致的。(2)商品的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会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但价格的波动也会反过来调节供求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止价格与其价值的背离。(3)就短期来看,市场价格与其价值不一致,但从长期来看,商品的市场价格上涨下落可以互相抵消,因而长期的平均价格和其价值是一致的。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
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的分配比例。
所有以分工为基础的社会都存在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问题,亦即资源配置问题。无论哪个社会,人类进行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土地等经济资源都是有限的,所以,都存在一个如何按照社会需要,将有限的经济资源合理地分配到社会生产的各个部门的问题,其核心是合理地分配一定时期的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商品经济社会,这一问题是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来解决的。具体来说,在商品经济社会,一方面,每个商品生产者都是生产资料和产品的所有者,他们都能独立自主地作出生产决策,即自主地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怎样生产。另一方面,生产者是在为他人、为社会生产产品,亦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其产品是否具有社会的使用价值,只能由社会即市场来确定。因此,生产者不能盲目决策,而必须依据市场需要来进行决策。能够反映市场需要的基本信息就是价格的变动,而价格围绕价值的波动恰恰是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某种商品供不应求,必然导致价格上涨;某种商品供过于求,必然导致价格下跌。在利益动机的驱使下,生产者会扩大生产那些价格上涨、供不应求的产品,缩减生产价格下跌、供过于求的产品。这样,就可以实现社会总劳动的分配与再分配,不断调节资源的配置与再配置。
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某个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形成商品的个别价值,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形成商品的社会价值,而商品是按其社会价值交换的。这样,就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种情况:劳动生产率高,单位商品包含的个别劳动耗费少,从而商品的个别价值低的生产者,在按社会价值出售商品时,较小的个别价值会转化为较大的社会价值,因而可以获得较多的货币收入。第二种情况:劳动生产率低,单位商品包含的个别劳动耗费多,从而商品的个别价值高的生产者,在按社会价值出售商品时,其产品中包含的较大的个别价值只能转化为较小的社会价值,因而只能获得较少的货币收入。第三种情况:那些具有中等劳动生产率,生产中耗费的劳动等于社会必要劳动,从而商品的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等的生产者,则可以获得平均收入。这种由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别引起的收入差别会引发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生产者必然千方百计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效率不断提高。
(3)价值规律会引起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一、资本与雇佣劳动
(一)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1、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若想从事某种生产活动,首先得拥有一定量的货币以便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因此,资本最初总是要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但货币本身并不就是资本。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是有区别的,这表现在简单商品流通公式和资本流通公式的区别上。简单商品流通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用符号表示为W-G-W;资本流通公式是:货币-商品-货币,用符号表示为G-W-G。
应该说,两种流通公式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它们所反映的经济内容是截然不同的。第一,流通的动机和目的不同。W-G-W这种流通形式表明,起点是一种商品,终点是另一种商品,商品生产者是为买而卖,交换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而G-W-G这一流通形式表明,资本家用货币购买商品,是为了把商品卖出去,重新获得货币,交换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得到价值。价值成了运动的主体和核心。第二,流通的内容不同。在W-G-W这种流通公式中,两极都是商品,它们的价值量相等,但使用价值不同,流通内容是不同使用价值之间的交换。而在G-W-G这一流通公式中,两极都是货币,作为货币在质上是无差别的,唯一不同的是量上,只有当投资者最后从流通中取出来的货币多于起初投入的货币时,整个流通活动才有意义。因此,作为资本的货币,它的流通公式应该是G-W-Gˊ,其中Gˊ=G+⊿G,⊿G表示原预付资本的增加额即剩余价值。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或者说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第三,流通的运动限度不同。W-G-W这种流通形式表明,当商品生产者购买到所需要的使用价值时,流通过程就结束了。而G-W-Gˊ表明,资本运动的目的是获取剩余价值,这就决定了这个运动是无止境的。因此,资本,“它只能理解为运动,而不能理解为静止物。”
G-W-Gˊ,不仅反映了商业资本的运动,而且也概括了产业资本、借贷资本的运动,因而可称为资本的总公式。
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是同价值规律相矛盾的。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交换的结果只会使价值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而价值量不会发生变化。但资本总公式表明,货币资本在流通过程中发生了增殖,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要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关键在于说明剩余价值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它的来源是什么,也就是要阐明货币是在什么条件下以及怎样转化为资本的。
2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在资本总公式中,剩余价值表现为流通的结果。但是,剩余价值是不可能在流通中产生的。在流通领域,无论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因为等价交换只是价值形式的变换,而价值量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因而不会产生剩余价值。至于不等价交换,无论是贱买还是贵卖,同样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因为,在市场上,商品生产者会不断变换买者和卖者的身份,他作为买者或卖者多得的,当他作为卖者或买者时又会失去,一得一失,价值量未增加分文。即使有人既能贱买又能贵卖,能够从流通中取得更多的价值,但这也不足以说明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因为他多得到的,正是别人失去的,流通中的价值总量没有增加。那么,剩余价值离开流通过程能不能产生呢?也不能。如果离开流通过程,即货币所有者把货币贮藏起来,不同其他商品所有者发生联系,价值和剩余价值既无从产生,也无法实现。由此可见,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它必须以流通过程为媒介。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根据上述条件,要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货币所有者就必须购买到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它的使用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比这种商品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也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
(二)劳动力商品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所谓劳动力就是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人的身体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力在任何社会都是生产的基本要素,但只有在特定条件下,它才成为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劳动力所有者必须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支配属于自己的劳动力。(2)劳动力所有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因而不得不以出卖劳动力为生。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是在封建社会末期形成的。资本的原始积累,大大加速了这个形成过程。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如同其他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由于劳动力存在于活的人体中,所以,劳动力的价值可以还原为劳动者维持自己及其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它包括三个部分:(1)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养活劳动者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与其他商品不同,“劳动力的价值规定包含着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也就是说,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生产力水平、自然条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制约着雇佣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
3、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劳动力的最大特点在于其使用价值的特殊性。普通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被消费的过程中逐渐消失掉,价值也随之消失,或者转移到其他商品中去。劳动力则不同,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部分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可见,正是由于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才使资本主义获得了新的剥削方式,因而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雇佣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
(三)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值过程。
1、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及特点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同其他社会劳动过程一样,都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制造某种新的使用价值的过程。但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也有自己的特点,这表现在:(1)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和指挥下进行劳动,他们的劳动归属于资本家;(2)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然而,真正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实质的并非劳动过程,而是价值增殖过程。因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并非制造使用价值,而是要生产剩余价值,其之所以生产使用价值,仅仅因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因此,我们将重点应该放在分析价值增殖过程上。
2、价值形成过程转变为价值增值过程
价值形成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的基础,“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因此,要分析价值增殖过程即剩余价值生产过程,必须从分析价值形成过程开始。
以棉纱的生产过程为例。假定某纱厂的资本家雇用纺纱工人,支付劳动力日价值为10元,等于纺纱工人6小时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又假定工人劳动6小时消耗10公斤棉花,10公斤棉花价值为80元,还消耗纱锭等劳动资料,价值5元,最终生产出10公斤棉纱(假定棉花的损耗不计)。下面,我们分析10公斤棉纱的价值形成过程。
我们知道,生产商品的劳动都具有二重性,因而纺纱工人的劳动也具有二重性。在生产过程中,纺纱工人的具体劳动具有双重作用:一是消耗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生产出某种新的使用价值即棉纱;二是把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即把10公斤棉花价值80元和纱锭等劳动资料价值5元转移到棉纱中去,构成10公斤棉纱价值的一部分。此外,作为抽象劳动,纺纱工人还可以创造新价值,构成新产品价值的另一部分。这里,6小时劳动形成新价值10元。这样10公斤棉纱的总价值就是转移的生产资料的价值85元加上新价值10元,合计95元。然而,资本家为生产所垫支的资本也是95元,这意味着预付资本未发生增殖,因而这个过程仅仅是一般商品生产的价值形成过程,并非资本主义生产特有的价值增殖过程。显然,资本家对此不会满意,他一定要使这个价值形成过程转变为价值增殖过程。实现这个转变的关键,就在于劳动时间的长短。
事实上,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劳动时间实际分为两部分,即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与此相适应,工人的劳动也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必要劳动时间就是工人用于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就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我们依然根据上述例子来分析价值增殖过程。资本家为了获得剩余价值,实现预付资本的增殖,必然会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我们假定纺纱工人的劳动时间是12小时,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12小时劳动可以生产20公斤棉纱,消耗棉花20公斤,价值160元,消耗纱锭等劳动资料价值10元。另外,12小时劳动还可创造新价值20元。这样,20公斤棉纱的总价值是190元。我们知道,资本家为生产20公斤棉纱所垫支的资本为180元,与棉纱价值相比较,多出10元,这意味着预付资本发生了增殖。因此,我们所分析的这个过程是一个价值增殖过程,而这个10元增加额,就是剩余价值。
所以,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剩余价值的源泉就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因而生产剩余价值才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无偿占有剩余价值则是资本家发财致富的秘诀。
(四)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1、资本的本质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如货币、机器、厂房、原料、商品等。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抓住这些经济生活中的表面现象,断言资本仅仅是物,是“手段与工具”,甚至把原始人手中的石块、木棒等最简陋的原始工具也说成是资本,其目的在于否定资本的历史性和社会性。对此,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可见,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无论是货币,还是厂房、机器等生产资料,其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被用来充当剥削工人的手段时,它们才成为资本。因此,资本是个历史范畴。
2、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资本家使用资本对工人进行剥削时,必须把资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购买生产资料,一部分购买劳动力。由于这两部分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马克思把它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分别用c和v表示。
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是生产剩余价值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但是,它的价值是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价值量没有发生变化。因此,马克思就把这种以厂房、机器、原材料等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叫做不变资本。
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其价值不是被转移的,而是由劳动力的使用再生产出来的,劳动力的使用不仅会再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而且还会生产出一个增加额即剩余价值,因而这部分资本使价值量发生了变化。所以,马克思就把这种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叫做可变资本。
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1)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而只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只有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2)为我们考察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3、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是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概念。由于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因此,要准确地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应该把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作比较。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叫做剩余价值率。用公式表示:
剩余价值率(mˊ)=剩余价值(m)/可变资本(v)
二、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所以,资本主义的一切生产方法,都是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家增加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有两种:绝大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大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从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通过这种方法生产的剩余价值,就叫绝大剩余价值。
资本家之所以能采用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来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主要因为工作日是一个可变量,它可以在一定的限度内变动。具体地说,工作日的最低界限是不能低于或等于必要劳动时间,否则,资本家将无利可图。工作日的最高界限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生理的界限。工人在一天24小时内,必须有一部分时间用于吃饭、休息等,以恢复劳动力。二是道德的界限。工人在一天内总要有一定的时间用于家务活动、参加社会活动与文化生活。这种需要的范围和数量取决于一国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在这两个因素的制约下,工作日的实际长短取决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力量对比。由于延长工作日不受生产技术条件的制约,因而绝大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早期所采用的主要生产方法。此外,资本家还通过提高劳动强度的办法来增加绝对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通过这种方法生产的剩余价值,就叫相对剩余价值。
进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键,就在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那么,如何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呢?我们知道,必要劳动时间就是工人用于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因而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降低劳动力价值。由于劳动力价值由维持工人及其家属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所构成,并且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与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要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就必须提高生活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同时,在生活资料的价值中包括生产资料转移来的价值,这些生产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也会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因此,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可见,相对剩余价值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3、超额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因此,个别资本家提高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并不能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也不能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那么,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是什么呢?其目的在于要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所谓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得到的更多的剩余价值。
我们知道,商品的社会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如果某个资本家率先采用新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使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商品是按社会价值出卖的,由此,这个资本家便可以单独获得一个更大的剩余价值即超额剩余价值。然而,由于资本主义竞争的普遍性,所以,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一种暂时的现象。随着竞争的加剧、劳动生产率差距的消失,超额剩余价值也就消失了。但是,由此所导致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却会为各个资本家带来相对剩余价值。因此,相对剩余价值就是在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中形成的。
4、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联系与区别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联系在于:(1)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关系来看,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不论是延长工作日,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都是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提高了对劳动者的剥削程度,增加了剩余价值的生产;(2)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区别主要在于:(1)物质技术基础不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与生产技术不变,或生产技术发展缓慢相适应的,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生产技术的不断变革为条件的;(2)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以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为主,而在机器大生产出现后,逐渐以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为主。
(二)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们不能停止消费,也就不能停止生产。因此,任何社会的生产过程都是再生产过程。再生产按其规模来看,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1、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不把剩余价值全都作为消费基金消费掉,而是拿出一部分用于积累,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例如,资本家预付资本是10000,其中不变资本是8000,可变资本是2000。假定剩余价值率为100%,那么,就会生产出2000的剩余价值。再假定不变资本的价值全部都转移到产品中去了,这样,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价值就是:
8000c+2000v+2000m=12000
如果资本家不把2000m都作为消费基金消费掉,而是拿出一半用于个人消费,另一半转化为资本。这样,下一个生产过程的资本规模就是11000,其中包括8800c和2200v。假定剩余价值率依然是100%,那么就会再生产出2200m,所生产的产品总价值就增加到13200。这就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通过对扩大再生产的分析可以看出,追加资本一开始就是由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形成的。而用追加资本购买的雇佣工人,不仅要再生产出他的工资的等价物,而且还必须为资本家创造新的剩余价值。这充分表明了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2、资本积累
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叫资本积累。因此,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而剩余价值又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可见,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去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具有客观必然性。一方面是由于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决定了资本必须不断地进行积累,才能扩大生产规模,达到获取更多剩余价值的目的。这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竞争规律决定了资本家必须将资本积累作为保存自己、战胜对手的重要手段。这是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三)剩余价值的分割
由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所决定,资本主义的分配过程就是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各个剥削集团(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银行资本家、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之间进行分割的过程。而他们瓜分剩余价值依据的就是平均利润率规律。
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企业生产的商品的价值(W)包括三个部分:不变资本的价值(c)、可变资本的价值(v)和剩余价值(m)。用公式表示就是:W=c+v+m。应该说,商品价值的这三部分都是生产商品实际耗费的劳动量。其中c是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即不变资本转移过来的价值,它代表了物化劳动的耗费,(v+m)是雇佣工人新创造的价值,代表了活劳动的耗费。然而,对资本家来说,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只是他的资本,消耗的物化劳动表现为他的不变资本的耗费,消耗的活劳动表现为他的可变资本的耗费。这样,资本家在计算生产商品的费用时,只计算他所耗费的资本数量,即不变资本加可变资本。而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就叫成本价格(用K来表示)。这样商品的价值构成就由原来的W=c+v+m变成了W=K+m。
成本价格抹煞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它使剩余价值由可变资本的产物变成了成本价格的增加额,从而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资本家并不满足于将剩余价值看作他的全部所费资本的增加额,而是视为他的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在资本家看来,那些未曾耗费的资本虽然不列入成本价格,但作为物质要素同样参加了生产过程,因而是剩余价值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质要素。当资本家把剩余价值不再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了。因此,利润是指剩余价值在观念上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可见,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一个东西,区别在于把剩余价值看成是谁的产物。把它看成可变资本的产物,就是剩余价值,把它看成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就是利润。因此,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现象形态或转化形式。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进一步掩盖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关系。
资本家既然将剩余价值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他在比较企业盈利大小时,便不是以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相比,而是用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相比,这样,剩余价值率就转化为利润率了。利润率是指剩余价值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Pˊ=m/c+v
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我们知道,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是资本家投资的唯一动机和目的。然而,由于各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在剩余价值率相同的条件下,等量资本也会获得不等量的利润。这样,资本家必然展开以资本转移为特征的部门之间的竞争。竞争的结果,使各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了平均利润率。因此,平均利润率是指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
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
可见,平均利润率实质上就是把社会总资本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时得到的利润率。而按平均利润率取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下面,我们用例子来具体分析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假定有三个部门,情况如下:
  
生产部门
  
  
预付资本
  
  
mˊ
  
  
Pˊ
  
  
剩余价值(利润)
  
  
产品价值
  
  
食品工业
  
纺织工业
  
机械工业
  
  
70c+30v
  
80c+20v
  
90c+10v
  
  
100
  
100
  
100
  
  
30
  
20
  
10
  
  
30
  
20
  
10
  
  
130
  
120
  
110
  
在表中所列情况下,如果产品都按其价值出卖,那么,三个部门的利润率就会存在较大差别。因此,部门之间争夺有利投资场所的竞争便不可避免,利润率低的机械工业部门,必然将资本向利润率高的食品工业部门转移。于是,食品工业部门资本会不断增加,产量日益增长,形成供过于求,从而导致食品价格下跌,利润率下降;而机械工业部门资本会不断减少,产量则日益下降,供不应求,从而导致机械产品价格上涨,利润率上升。这个资本转移过程以及由它所引起的产品供求变化、价格变化、利润率变化会一直持续到各部门利润率趋于平均化为止。所以,不同生产部门资本之间的竞争,使利润率趋于平均化。这个过程可用下表来说明:
  
生产部门
  
  
资本构成
  
  
剩余价值
  
  
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率
  
  
生产价格
  
  
食品工业
  
纺织工业
  
机械工业
  
  
100
  
100
  
100
  
  
30
  
20
  
10
  
  
20
  
20
  
20
  
  
20
  
20
  
20
  
  
120
  
120
  
120
  
如表中所示,三个部门的总资本量为300,剩余价值总额为60,平均利润率为20%,即每100资本可获得20平均利润。在这里,平均利润率是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额除以社会总资本所得的结果。可见,由于部门之间竞争的充分展开,就使得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如同一个大股份公司,而所有的资本家则像是这个股份公司的大小股东,他们根据“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按各自资本量的大小共同瓜分剩余价值。因此,工人不仅受本部门、本企业资本家剥削,而是受整个资本家阶级的剥削。所以,无产阶级为了改变被剥削和被压迫的状况,必须整个阶级团结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消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3、剩余价值的分割
根据平均利润率规律的要求,各资本家集团及其他剥削集团按照等量资本带来等量利润的原则,对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共同分割:产业资本家获得了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获得了商业利润;使用借贷资本的职能资本家所获得的平均利润。要分割为企业利润和利息,职能资本家获得企业利润,借贷资本家获得了利息;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获得相当于平均利润的银行利润;农业资本家获得平均利润。
(四)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1)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3)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
三、社会化生产一般规律及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特殊表现
(一)产业资本的循环
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及三种职能形式
产业资本是指投资于工业、农业、采掘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产业资本的运动表现为从流通到生产、从生产到流通的不断转换过程,在这个不断转换的过程中,它就具有了循环的形式。因此,资本循环就是产业资本在运动中实现价值增值的过程。从产业资本运动的全过程来看,它经历了购买、生产和销售三个不同的阶段,并采取了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不同的职能形式。
产业资本运动的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在这一阶段,资本家一方面购买到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另一方面要雇佣到一定数量的、合乎生产需要的劳动力,从而为生产准备了条件。在这一阶段,产业资本采取了货币资本的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的职能作用在于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了物质条件。
产业资本运动的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在这个阶段,资本家要让雇佣工人运用生产资料生产出符合社会需要,并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因此,这个阶段在整个循环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产业资本采取了生产资本的形式。生产资本的职能作用在于生产剩余价值。
产业资本运动的第三阶段是销售阶段。在这个阶段,资本家以商品出卖者的身份再回到市场上来,把商品卖掉。这个阶段对资本家十分重要,因而被马克思称之为“惊险的跳越”。产业资本采取了商品资本的形式,其职能作用在于销售商品,实现剩余价值。
可见,所谓资本循环就是指产业资本顺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并相应采取了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使价值得到增值,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2、产业资本的循环形式和条件
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实现价值增值,因此,产业资本循环是个连续不断的运动过程。这个过程从不同角度看,就表现为三种不同的循环,即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和商品资本循环。这就是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
要保持产业资本的循环连续不断地进行,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2)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继起。
(二)资本的周转
1、资本周转速度
资本家要使自己的资本不断增值,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循环运动。因此,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就是资本周转。
资本的周转速度,就是指资本周转的快慢程度,它可以用周转时间或周转次数来计量。
资本周转时间,是指总资本价值从一个循环周期到下一个循环周期的间隔时间,即资本总价值周转一次的时间。它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资本的周转次数是指总资本价值在一年中周转的次数。资本周转的次数越多,表明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反之,则说明资本周转速度越慢。
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直接因素,而生产资本的结构则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根据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价值流通和周转方式上的不同,可以把生产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是指以机器、厂房、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这部分资本在物质形式上全部参加生产过程,并且往往要在多次生产过程中反复发挥作用,其价值是根据磨损的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随着商品的每一次销售而一部分一部分地周转回来。
流动资本是指体现为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等生产资料形式以及劳动力形式的生产资本。其中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等生产资料形式的生产资本在物质形式上全部参加生产过程,它们的使用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全部消费掉,从而它们的价值也被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随着产品的销售,它们的价值也全部周转回来。体现为劳动力的这部分生产资本,劳动力的价值并非转移到产品中去的,而是通过工人劳动新创造的价值一次性全部得到补偿,因而与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等生产资料形式的生产资本的价值流通和周转方式是相同的。
3、固定资本的磨损
固定资本的磨损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两种类型。有形磨损是指由于生产性使用或自然力的作用而造成的固定资本在物质上和价值上的损耗。无形磨损是指固定资本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引起的价值损失。固定资本的无形磨损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生产完全同类的劳动资料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造成了原有的固定资本价值的下降;另一种则是由于出现了更为低廉的替代品,从而引起了原有固定资本价值的贬损。
4、生产资本结构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
(1)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占多大的比例。固定资本所占的比重越大,资本周转越慢,反之,资本周转就越快。(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
5、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1)加快资本周转可以节省预付资本,尤其是节省预付资本中的流动资本;(2)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三)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1、社会资本及其运动
各自独立地发挥资本的职能、实现价值增殖的资本,就是单个资本
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所有单个资本的总和,就是社会资本,又称社会总资本。
单个资本在不断的循环和周转运动中所形成的相互交错、互为条件的资本运动总体,就是社会资本运动。
社会资本运动的特征:(1)社会资本运动既包括生产消费也包括个人消费;(2)社会资本运动既包括资本流通也包括一般商品流通。
2、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社会总产品。
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以年度为单位)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产品的总和。
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所谓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如何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商品的全部出售,以货币形式取回,用以补偿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并获得剩余价值。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转化为货币形式后,如何再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其中,相当于不变资本价值的部分,如何重新取得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相当于可变资本价值的部分和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部分,如何重新取得所需要的生活资料。
3、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
马克思对社会总产品的构成,从实物形态和价值形式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从实物形态来看,社会总产品按其在再生产中的最终用途可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从价值形式来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部分组成。
与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相适应,马克思把整个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所有部门和企业为第一部类,用Ⅰ表示;制造消费资料的所有部门和企业是第二部类,用Ⅱ表示。
关于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以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是马克思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的两个基本原理,是考察社会再生产的理论前提。这两个基本原理,为考察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揭示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规律性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根据马克思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为使第二年的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能继续进行,社会总产品必须全部得到实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一切产品都是商品。因而,社会总产品都是通过市场交换来进行的。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交换:(1)第一部类内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是用于补偿本部类生产资料消耗的,通过本部类内部交换可得到实现。(2)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第二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是用于本部类工人和资本家的个人消费的,通过本部类内部交换可得到实现。(3)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第一部类的中用于补偿本部类生产资料消耗剩下的另一部分是用于本部类工人和资本家个人消费的,但其实物形式却是生产资料,而第二部类用于本部类工人和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后的另一部分是用于补偿本部类生产资料消耗的,但其实物形式却是消费资料。两个部类互相需要对方的产品,若双方的产品在价值上相等,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所有产品全部得到实现。
从上述社会资本再生产情况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可以看出,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两大部类之间及其内部应该遵循的基本比例关系,即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之间、两大部类之间、生产资料生产与对生产资料的消费之间、消费资料生产与生活消费之间、供给与需求之间,在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方面都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只有这样,社会生产和生活才能正常进行。这正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所揭示的基本内容。
上述条件表明在社会正常情况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社会生产资料的生产与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社会消费资料的生产与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关系,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才能正常进行,否则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就会遇到困难,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就会产生。
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周期性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2)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当这些矛盾尖锐激化时,必然造成普遍的买卖脱节,即生产的供给和需求之间脱节,致使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和经济危机的爆发。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具有周期性。从一次危机开始到下一次危机爆发,就是一个再生产周期。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一般要经过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其中危机是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它是上一个生产周期的结束,又是下一个生产周期的开始。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在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危机的巨大动荡和起伏中艰难地颠簸行进。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相适应并为其服务的上层建筑,是资产阶级实现其阶级专政的统治方式和方法的总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它集中反映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并在思想上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相适应并为其服务的政治上层建筑,是为实现资产阶级专政而推行的种种统治方式的总和。它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官吏制度、选举制度、法律制度、决策制度等,其中,国家制度是核心。我们只何在科学地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剖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特别是解剖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才能使我们更深刻更全面了解资本仁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1.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是在封建社会末期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需要,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而建立起来的。它随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与斗争的日益加剧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国家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阶级专政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是资产阶级压迫和剥削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暴力机关。这首先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决定的。其次,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主要矛盾决定的。
(2)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
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集中表现,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明显地表现在它的职能上。资本主义国家有对内对外两种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首先是镇压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反抗.巩固资产阶级在经济、政治、思想卜的统治地位,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不受侵犯,这是它主要的基本的政治职能。
其次,资本主义国家还有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这是资本主义国家必要的基本社会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主要表现在:一是保卫本国领土完整,防御外敌的侵略和颠覆,以保证本国资本主义生产的正常进行。这是资本主义国家首要的和固有的职能。二是致力于对外的侵略、扩张和掠夺,扩大对外商品和资本的输出,控制别的国家和地区,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对其他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渗透。也包括对社会主义各国进行武装颠覆和和平演变,以保证资产阶级获得巨额利润,这是资本主义国家最重要的职能。
(3)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也决定着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体,无一例外地是资产阶级专政,但是,由于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小史条件和同情的差异性,使得资产阶级的政体.即资产阶级政权的构成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法西斯制等。
君主立宪制,一般是一种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地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并通过其军政官僚机关管理国家的政体。它的特征是:个人独裁,终身任职,权力世袭,绝对服从等。
民主共和制,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国家所能达到的最高形式,它的主要特征是议会民主,“三权分立”。
法西斯主义制度,是垄断资产阶级公开实行专制独裁和恐怖统治的专政形式。它的主要特征是:对内公开实行反动的独裁统治,取消资产阶级民主和自由,残暴镇压劳动人民,摧毁一切进步组织;对外推行沙文主义,发动侵略战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复杂性。“资产阶级国家虽然形式极其繁杂,但本质是一个:所有这些国家,不管怎样,归根到底一定是资产阶级专政。”
2、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它包括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思想、经济思想、文学艺术思想、道德、哲学世界观、宗教世界观等各种理论形式,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为错综复杂的巨大精神网络。要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不仅要了解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还必须进一步分析研究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利已主义,利已主义是个人主义的极端表现形式。个人主义生长在私有制的土壤之上,是私有制商品经济关系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资本主义在经济上的本性便是索取和掠夺,这种本性决定了资产阶级的意识观念必然是利已主义。资产阶级利已主义认为,人的本性生来就是自私的。宣扬自我是至高无上的,强调个人利益高于社会利益,把个人幸福看作一切行动的目的。
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核心的利已主义,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粗陋的利已主义、公开的利已主义,合理的利已主义和功利主义等等。不同形式的利已主义是同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相适应的,因而都起过一定的历史进步作用。但是,利已主义毕竟是私有制的产物,它们都是资产阶级观念的表现。
资产阶级利已主义的突出表现是拜金主义。因为在资本义社会里,金钱主宰—切,金钱高于一切,个人的物质利益、社会地位都是建筑在金钱的基础之上,资产阶级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变成了赤裸裸的商品交易关系,变成了冷酷无情的金钱关系。
以利已主义思想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除了有它产生的经济根源外,还有它的理论基础,这就是资产阶级人性论,即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资产阶级人性论或人道主义是资产阶级在反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中逐步形成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萌芽,新兴资产阶级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针对教会宣扬“神性”、“神权”、“神道”,维护并神化封建制度,以禁欲主义和经院哲学束缚资产阶级活动的情况,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们高举反封建专制仁义大旗,以人性论、人道主义为武器,揭露封建统治者、教会的荒淫无耻,斥责他们是人间—切灾难和不幸的祸根,提出以人为本,反对神权统治;倡导个性解放,反对封建束缚;树立理性权威。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形成了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是人类精神的一次大解放。然而资产阶级人性论或人道主义所讲的人和人性是抽象的,即离开人的社会关系和历史发展,把人的本质归结为某种生物属性或某种精神本性,抹煞人的社会性、阶级性,从实际上是把资产阶级的人性及其发展要求,泛化为人的普遍的、永恒的自然本性和要求,这不仅在理论上是极端错误的,而且在实践中则带有极大的阶级欺骗性。这是因为“天赋人权论”表面上标榜人人有天赋的自然权利,但实际上它只是代表资产阶级的要求。资产阶级在取得政权以后的大量事实表明,这些权利只能为资本家所享有,而广大的劳动人民不可能享有这些权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6 14: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特定历史阶段,其本身也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大阶段。二战后,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得资本主义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但是,这些发展和变化并未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本章主要阐明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一、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1、垄断是现代资本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

资本主义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即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和垄断的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在19世纪60年代、70年代达到了它发展的顶点,此后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到20时纪初,基本上完成了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垄断在全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所谓垄断,简单地说就是“独占”,是指资本主义少数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联合起来独占生产和市场。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定阶段必然走向垄断,这是因为:

(1)当生产集中达到一定高度时,就具备了产生垄断的可能性。

(2)生产的高度集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从而导致垄断的趋势。

(3)生产高度集中后,也产生了垄断的必要性。

2、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虽然垄断取代自由竞争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了统治地位,但是,它并没有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竞争同时并存。

垄断之所以不能消除竞争,是因为:(1)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赖以存在的客观基础。商品经济是竞争产生的客观经济条件,而竞争的存在,又推动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垄断不能消灭商品经济,自然也就不能消除竞争。(2)垄断组织不可能囊括所有的生产部门和企业。在垄断组织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还存在着大量非垄断的企业。在非垄断企业之间,以及非垄断企业与垄断企业之间势必会展开激烈的竞争。(3)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也始终存在。垄断组织在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后,为了扩大统治范围,它们之间也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因此,在垄断统治的条件下,既存在着非垄断企业之间的自由竞争,也存在着垄断竞争,即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以及垄断组织与局外企业之间的竞争。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与自由竞争时期的竞争相比,具有了新的特点:(1)竞争的目的不同。在垄断统治的条件下,竞争的目的已不是取得平均利润或超额利润,而是攫取高额垄断利润。(2)竞争的手段不同。在自由竞争时期,部门之间的竞争主要是通过资本转移进行的,部门内部的竞争则是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成本,来击败对手。在垄断时期,垄断资本家在经济上主要是依靠垄断的高压统治,在政治上仰仗政府的力量来战胜竞争对手。为了达到目的,垄断资本家有时甚至不惜采取暴力手段。(3)竞争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垄断资本的竞争双方都是实力雄厚、势均力敌的垄断组织,这便使得竞争特别激烈,更具有持久性,竞争造成的破坏也更加严重。(4)竞争的范围不同。自由竞争主要发生在国内经济领域,垄断时期的竞争范围则由国内扩展到国外,由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

3、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垄断资本家实行垄断统治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凭借其在经济上的垄断地位来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经济上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尽管垄断利润远远高于平均利润,但是,就其来源来说,依然是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规定垄断价格来实现的。垄断价格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经济上的垄断地位所规定的旨在保证其能够获得垄断利润的产品价格。它包括垄断低价和垄断高价两种基本形式。垄断低价是指垄断组织在向非垄断企业、小生产者和经济落后国家购买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商品价值或生产价格的价格。垄断高价是指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大大高于商品价值或生产价格的价格。然而,垄断价格并非一种可随心所欲任意定价的纯主观性范畴,而是一种客观经济范畴。垄断是垄断价格产生的客观基础,同时,它还会受到市场竞争、商品供求和购买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等客观经济情况的制约。

(三)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1、金融资本的形成

与自由资本主义不同,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不是工业资本而是金融资本。帝国主义就是“从一般资本统治进到金融资本统治”,就是“金融资本时代”。

所谓金融资本是指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溶合或混合生长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资本。金融资本既不是银行垄断资本,也不是工业垄断资本,而是在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新的资本形态。

金融资本是在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相互渗透、彼此溶合的基础上形成的。具体来说,20世纪初期,在工业垄断资本形成的基础上,银行垄断资本也迅速发展起来。银行业垄断同样是银行业集中的结果。随着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便使银行的作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由普通的借贷关系中介人变成了控制工业企业融资活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万能的垄断者。银行的这种新作用表现在:(1)大银行与工业企业之间逐渐形成了较为固定的金融关系,银行可借此掌握了企业资金往来和经营情况,能对企业进行及时的有效的监督和控制,甚至左右企业的命运。(2)大银行可通过购买工业企业股票等方式参与和控制工业企业,把它们控制在自己手中。(3)大银行要派人充当企业的董事或经理,实现银行与企业人事上的结合,直接掌握和控制企业。银行与工业企业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促使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逐渐融合起来。一方面银行垄断资本通过购买工业企业的股票和创办新的工业企业的办法,把资本渗入工业中去。另一方面,工业垄断组织也通过购买银行股票和创办新的银行等办法,把资本渗透到银行业。这样,通过金融联系、资本交织和个人联合,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日益融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资本形态即金融资本。

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产生的掌握大量金融资本,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机器的少数最大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就是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的真正统治者,他们控制着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2、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参与制”是通过掌握一定数量股票额来支配和控制企业的制度。金融寡头通过“参与制”建立对母公司、子公司、孙公司等的层层控制,并进而控制着整个国民经济。

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

(四)资本输出

金融寡头在国内建立起全面统治的地位后,为了获取更多的多方面的利益,必然要向外扩张,资本输出就成为它们扩张的主要手段。

三、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由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力的增长与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资本社会化的发展,使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成长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就是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其实质是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维护其垄断统治并保证获得稳定的高额垄断利润。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

主要表现在:

(1)大规模生产建设需要巨额投资与私人垄断资本数量相对不足发生了矛盾。

(2)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的社会化发展,遇到了私人垄断资本单纯追求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的矛盾。

(3)生产力社会化的高度发展同私人垄断资本盲目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加剧了。

(4)生产力的迅速增长与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加深了。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形成的时期。

(2)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稳定发展、并带有特殊性的时期。

(3)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广泛高度发展的时期。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和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国家和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资本主义。因此,由于国家和垄断资本结合的情况不同,便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不同具体形式。

(1)国有垄断资本,即国家作为垄断资本家的总代表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其中国家投资是形成国有垄断资本的主要途径,而国有企业是国有垄断资本的组织形式。

(2)国家和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即国有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一个企业内部的结合。在这种形式中,国家以资本所有者的身份和作为资本所有者的垄断组织合作经营企业。其形式是股份公司。

(3)国家和私人密切联系的垄断资本,即国家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社会范围内的结合。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体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因而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社会化程度较低的局限性;

(2)国家垄断资本从垄断资本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全局观点考虑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问题,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只顾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局限性;

(3)国家垄断资本的实力雄厚,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数量相对不足的矛盾;

(4)国家垄断资本对经济的宏观调节和计划管理,也在相当程度上克服或抑制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无政府状态和盲目性。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

这是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结合体这一特性决定的。它既是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又使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有利于私人垄断资本,从而加深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阶级矛盾。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以私人垄断资本为基础的,并为其获取高额垄断利润服务的。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经济调节本身有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经济全球化的涵义与特点

1、经济全球化的涵义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分工的发展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和紧密结合的趋势。

2、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1)经济全球化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

(2)经济全球化是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的;

(3)当代经济全球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

二、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1、经济全球化的性质

经济全球化的性质是二重的:一方面它是生产社会化及经济国际化高度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多维度拓展,因而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和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又是当代资本主义主导下进行的,是由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积极推动起来的。

2、经济全球化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1)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巨大发展;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私有制范围内不断进行调整,出现了资本占有社会化的趋势;

(3)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形式趋于完善;

(4)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不损害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推行了一系列社会改良的措施,使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相对缓和。

三、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1)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它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自我调节的结果;

(3)它是当代不平等的国际经济关系运动的结果。

四、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本质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不可否认是人类历史进步的表现。但是,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这是因为:

(1)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

(2)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3)没有改变工人阶级受雇佣的阶级地位;

(4)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着自身不可克服的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制度向更高社会形态的转化,因此,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1、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1)资本主义在历史上起过巨大的革命作用

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是社会发展中的一次大飞跃。它全面破坏了封建主义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引起了—系列革命性的变革。

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在历史上起革命作用,根本原因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打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腐朽的封建所有制生产关系,建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

(2)资本主义的每一个进步都包含着自己的反面。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适应于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但是它是以一种私有制代替了另—种私有制,以—种剥削制度代替另—种剥削制度。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建立在它基础上的雇佣劳动制度,是产生自己一切反面的根源。

2、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00多年前所写的《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提出了一个重要论断;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他们所揭示的这一真理,主要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力的特征是生产的社会化。生产的社会化要求改变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矛盾主要表现为:在生产方面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方面,表现为资本家为了追求剩余价值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千百万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在阶级关系方面,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决定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综上所述,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社会两大对抗阶级之间阶级斗争发展的必然结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6 14: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掌握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科学理论变成现实的社会制度40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的历史。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对当代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与贡献。
【教学重点】

本章的重点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与发展过程。另外一个难点是关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与生命力。让学生了解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是实现社会主义优越性,保持社会主义生命力的有效途径。

【教学时间】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科学理论变成现实的社会制度,经过了40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15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出版了第一部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作《乌托邦》。书中莫尔控诉了资本原始积累对农民的残酷掠夺,并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未来社会的美好画卷。这里以公有制为基础,不允许不劳而获而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人人从事劳动、按需分配产品。1602年,意大利的康帕内拉写下了著名的《太阳城》,他也控诉了私有制的罪恶,认为贫穷和财富是一切丑行的祸根,他设计了一种制度,人人参加劳动,共享劳动成果,没有私有财产。19世纪,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他们尖锐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预定这一制度必然灭亡,他们为未来社会设计了蓝图,提出废除国家的思想,认为私有制使人变成了魔鬼,使全世界变成了地狱,主张建立合作公社,所有财产均属公有,没有阶级、剥削和城乡差别。他们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包含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许多萌芽。但是,他们不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及其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他们不懂得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而按照他们的构想的社会实践不可避免地归于失败。

-2-

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矛盾的基础上,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用社会存在来解释社会现象,揭示了人类历史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剩余价值学说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1847年6月,马、恩创立了第一个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的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1848年2月发表了著名的党纲《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1864年9月,第一国际在英国伦敦成立,在18个国家建立了党的支部,拥有会员40万人,1871年3月,在第一国际指导下,法国巴黎工人发起武装起义,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新型国家政权——巴黎公社。虽然它只存在72天,但开始了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1889年7月,在恩格斯的组织下,第二国际法国巴黎成立,在22个国家建立了无产阶级政党,社会主义理想逐渐深入人心。

1917年10月,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原理运用于革命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科学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国家社会主义第一次由理论变成现实,开创了人类由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新时代。1919年,第三国际在莫斯科成立,在全世界30个国家建立了共产党组织,而当时独立国家只有50多个。20世纪40年代,借助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苏联的帮助,东欧一批国家陆续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世界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此后,中国、朝鲜、越南、古巴等国纷纷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全世界无产阶级政党已有200多个,党员达到9000多万。这是一个历史性转折和新时代的开始,它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产生了与资本主义抗衡的社会主义世界体系,标志着时代奔向社会主义的历史潮流。在社会主义的影响下,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一浪高过一浪,先后有100多个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宣布独立,缩小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地盘,形成了数量众多、力量强大的第三世界,使世界的经济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

-3-

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创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速度,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些国家的落后面貌。以苏联为例,十月革命前,农业人口占全国82%,工业产量占世界的2.7%。但经过三个五年计划15年时间,就走完了美国用50年,英国用100年走过的历程。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第2位,80年代成为能与美国抗衡的一流强国。1985年,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民收入占世界总额的1/3,人均收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政治上,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人,保证全体人民的政治平等。同时,社会主义国家成为抗衡战争的主要力量,有效地遏制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促进了世界和平,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也迫使国际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某些改良,使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有所缓解并获得新的发展生机,从而从总体上推动了社会生产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以,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展示了社会主义代表人类历史发展的方向,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落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就消灭不了法西斯势力,摧毁不了殖民统治的锁链;没有社会主义,就不可能遏制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和称霸世界的野心。一句话,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充满光明的世界的今天。

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

从世界历史进程看,社会主义处在实践和发展的初期,其内在的生命力和优越性还难以充分显示出来。资本主义制度从形成到确立,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剥削和掠夺中,积累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和运行经验。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和确立,从俄国十月革命算起,仅仅只有80多年的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确立也不过四五十年,它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运行机制还来不及发育健全,还处在幼童阶段,难以充分展示出它的巨大优越性和蓬勃生命,必然出现各种失误和挫折,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5-

社会主义国家原来都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彻底改善落后面貌需要经过一个艰难的历程。这些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普遍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在掌握国家政权之后,必须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这是不可逾越的阶段,又是充满风险的阶段,不可避免地遇到难以预料和想象的困难。它既要百倍努力大力发展生产力,超越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水平,增加同资本主义抗衡的力量,又要在被资本主义包围的环境中防止颠覆和推翻,其挑战和难度十分巨大。同时,社会主义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和遵循。因此,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是一个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探索和试验的过程,完全不犯错误、不受挫折是不可能的。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场空前深刻的革命,要遇到剥削阶级的全力反抗。就资本主义而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复辟与反复辟150多年的斗争,才使资本主义政权稳定下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也经过了三次重大反复,用了86年时间才稳定政权、巩固局面。而社会主义要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制度的社会,必然引起一切剥削阶级的仇视和反抗。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时间短暂,基础薄弱,在两种制度共存的竞争格局中处于劣势,所以在发展过程中遇到挫折、曲折是难以避免的。同时,社会主义制度要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还要进行长期的大量的多方面的工作,这和其他新生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一致的,特别在社会主义制度历史起点低、发展时间短、外部竞争大和探索失误多的情况下,如果忽视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效宣传,就会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对社会主义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取向,从而影响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安全和稳定,使社会主义遭受不应有的挫折。

总之,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是一切事物发展的辩证法,社会主义在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曲折,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正常现象。

如何看待苏东演变,社会主义暂时处于低潮问题,这是当前人们普遍的深层次思想问题,除了以上分析的原因外,还有其特殊的原因。

-6-

首先,长期固守扭曲和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缓慢。十月革命后,苏联逐步建立起以高度集中为特征的经济体制和以高度集权为特征的政治体制。一是实行求公求纯的所有制形式,对全社会生产资料实行国有化,加速了农业的全盘集体化,限制商品经济和市场竞争,反对同资本主义世界进行经济交流,过早宣布建成了社会主义并向共产主义过渡,严重脱离了苏联国情。二是实行高度集权的国家计划,用指令性计划来调控经济,调配资源,用行政手段来组织和发展生产。三是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和粗放型发展战略,市场商品的短缺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更为严重的是,苏联把这种模式作为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强行推广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窒息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活力,经济搞不上去,人民生活提高不了,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拉大,造成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怀疑。

其次,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出现重大问题,丧失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苏东演变是从党演变开始的。苏共在党建上创造过许多经验,取得过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倾向性问题。一是教条主义盛行,不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出发,而是对马列主义断章取义、照搬照套。二是个人专权盛行,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党内民主遭到践踏,监督机制名存实亡。三是特权腐败盛行,干部人事制度搞终身制,生活上实行特供制,助长任人唯亲和裙带之风,丧失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

-7-

第三,改革偏离了正确方向,导致社会主义制度全线崩溃。苏共在政治体制改革中搞所谓的“民主化、公开性、多无化”,使改革出现偏向和失控局面。首先在政治上搞民主化和自由主义,引进西方政治模式,造成**反社会主义势力泛滥,还对持不同政见者采取同情、支持和和纵容的态度,导致迅速向西方多党制演变。其次在意识形态领域搞多元化,背离马克思主义,引起思想混乱。再次,在历史领域搞历史虚无主义,否定、丑化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历史,使人民群众难辩真相,失望后离党而去,为反对党夺权铺平了道路。

应当指出,苏东社会主义的失败,是社会主义一种特定模式即苏联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苏联模式是苏联处在资本主义重重包围之中的形势下,经过自己探索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政治经济体制模式。应当承认,它在性质是社会主义的,其形成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和积极的一面,而这种模式适应了当年苏联的特殊环境,在苏联迅速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以及打败希特勒的斗争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为社会主义在世界赢得了声望。但是,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局限,也由于对马列主义作了教条主义的理解和主观片面性,加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验不足,这一模式在建立之时就存在着严重缺陷。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时代形成的体制模式,其弊端日益显露,而且越来越僵化,在整体上成为苏联社会主义发展的障碍。所以,苏东剧变,并不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失败,而是一种特定模式的失败。

-8-

中国的社会主义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探索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也出现过失误,“大跃进”、“共产风”、“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同样我们要认真总结和记取。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在众多经验教训中最为重要的有两条:一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二是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使社会主义的本质充分体现出来,而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经济制度方面,就是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在政治制度方面,就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在文化方面,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就是要大胆进行制度创新,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具体体制和进行机制。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新生事物,它的发展和完善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在这个进程中,无疑需要与时俱进,除旧布新,而社会主义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当然,改革必须积极稳妥,需要正确驾驭和把握,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改革那些与社会主义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具体体制来兴利除弊,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改革才有正确的方向和光明的前途,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改革,社会主义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发展。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使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9-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使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

一是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年均增长率达9.8%,是全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二是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六位,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二位,主要工业产品、农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三是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均GDP超过900美元,上海则达4500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978年的14.7倍,城乡居民存款突破7万亿元,人民生活质量迅速提高。四是社会取得了全面进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成为强大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党风廉政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得到迅速发展。这一切,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使我们党成功地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三、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前进的总趋势

江泽民同志指出:“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低潮孕育着高潮,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来看,低潮将预示着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预示着社会主义的新胜利”。我们要站在时代和历史规律的高度,从客观上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10-

(一)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由社会主义制度固有的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合理的社会制度,具有其他剥削制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首先,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适应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其次,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代表了劳动者的根本利益,保证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了劳动人民内部和各族人民的政治平等,保证了公民的民主权利。再次,社会主义制度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而更好地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必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主义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通过改革不断向前发展。

-11-

(二)社会主义虽然暂时处于低潮,但人们对社会主义学说的研究、探索从未停止过。苏东演变后,世界对社会主义的研究、实践和探索反而热了起来。1992年,90多个共产党代表团在平壤开会,发表《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平壤宣言》,有221个政党在宣言上签字。1990年以来,拉美左派党和组织,邀请亚、欧、非、北美一些国家政党每年进行一次年会,通称“圣保罗论坛”,已形成制度,2000年12月,俄罗斯为该国“二十世纪人物”提名时,列宁位列第一,斯大林次于。目前,一些国家的共产党组织呈现回升发展状态,如印共产党由46.5万增加到63万,巴西由9万人发展到18万人,南非由0.2万人发展以7.5万人,俄共在国家杜马选举中占1/3席位。东欧的一些左翼政党在选举中获胜而组织政府,政权失而复得。而中国成功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社会主义国家树立了榜样,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强大推动力。越南、古巴实行“革新”,经济发展迅速,成效显著,朝鲜表示向中国学习,创办特区、深化改革。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表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原理的科学性和感召力。说明社会主义理论不是主观臆造和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对真理的深刻认同和真骗子奉。

当然,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是一项长期的伟大的工程,须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变为现实,必须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斗。我们决不能因为目前社会主义遇到了暂时的挫折,就对其悲观失望,动摇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150年多以来,科学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中曾经多次经历过低潮阶段,每一次都出现革命斗争沉寂、反动势力猖獗的局面,每一次都有少数人抛弃马克思主义、抛弃革命立场,但每一次都会有共产党人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顽强奋斗,使社会主义新进入高潮。历史的发展进程从来不会浪费时间,它的曲线往往会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向前延伸,国家出现的暂时性历史曲折,教育了人民、锻炼了队伍,使人们坚定了社会主义信念,增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能力,从而为社会主义再次崛起和健康发展积蓄了力量,创造了条件。历史如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尽管它在滚滚向前进,河面上会不时泛起几股旋涡和逆流,但汹涌澎湃的大潮,会冲破一切阻挡,奔腾不息,所以任何力量无法改变历史主潮的前进趋势,社会主义必将在全世界取得辉煌的胜利。





第二节、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问题

(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为什么邓小平再三提出一定要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搞清楚。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围绕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的再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所以再三强调一定要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搞清楚,是因为建国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疑虑和困扰,归根到底在于这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邓小平之所以不断提出和反复强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主要鉴于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从1957年到1978年的20年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曾出现过许多严重的挫折和失误。这就说明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没有搞清楚。所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是邓小平再三提出和反复强调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最直接原因。

  第二,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前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巨大的辉煌,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与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相抗衡的社会主义大国。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却完全解体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蜕变了。发生类似情况的还有东欧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历史悲剧呢?原因很多,但根本的原因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样一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三,非洲一些国家搞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一大批前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获得了民族独立。其中有些国家向往社会主义,想通过社会主义道路建立平等、公正的新社会。但是,实践的结果,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实现理想的目标,反而造成经济的极大困难,以至越搞越穷。所以,非洲一些国家搞社会主义越搞越穷,根本原因也在于没有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样一个基本理论问题。

(二)长期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的原因。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不是完全不清楚,也不是完全搞清楚,而是已经有搞清楚的方面,又有没有搞清楚的方面。例如,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公有制、按劳分配、人民民主专政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等一般原则,我们过去一直是清楚的,而且没有动摇过。但是,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处在什么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等问题上,我们过去没有搞清楚,从而使我们吃了苦头。

为什么我们长期以来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两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多年来,在我们的社会主义观念中严重存在着把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教条化的倾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测。因此,当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实践以后,必须根据社会主义社会本身发展的实践经验去加以检验,并在实践基础上加以丰富和发展。

  第二,我们把苏联模式神圣化,照抄照搬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及其相应的社会主义观念。斯大林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形成了一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这种模式后来被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模仿,被看成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模式虽然有过历史作用,但并不是完全成功的。我们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了很多问题,但一直没有解决好,也就是说,如何认识和突破苏联模式,如何建设切合当代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我们长期以来并没有搞清楚。

第三,把苏联模式的发展战略和体制的种种弊端当作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附加在社会主义上。例如,认为社会主义不能搞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和纯粹的按劳分配;认为“大体平均,略有差别”是社会主义社会处理利益关系的根本原则,因此只反对绝对平均主义,不反对平均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必须建立政企不分,党政不分的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如此等等。所以,要搞清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首先必须从思想上清除掉附加到社会主义身上的种种错误观念,首先搞清楚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是邓小平在总结建国后前30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在深入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逐步揭示出来的。从1980年邓小平开始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概念,到1992年做出明确的科学概括,中间历时12年。

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主要任务是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提供正确的理论和策略。所以,他们是在立足于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的基点上,来揭示未来社会的本质特征的。他们预测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是: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在个人消费品方面,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原则;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相对立,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没有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国家将逐步消亡;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列宁仅仅提出社会主义最主要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每个人的劳动量分配产品”,强调创造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的同时,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片面化、教条化、绝对化,因而限制和影响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积极探索和正确认识。

我国从建国到70年代末,已经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初步基础。但由于受到“左”的思想的干扰破坏,长期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致使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提高不快,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有获得充分发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在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改革;在沿海设立经济特区,开始实行对外开放。但是,改革开放一开始,就遇到了姓“资”姓“社”的争论。邓小平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要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这里,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概念,同时提出了发展生产力和增加人民收入,同社会主义本质论断密切相关的两条社会主义原则。

1984年开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推向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邓小平更加鲜明地、突出地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在反复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时,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两大原则的概括:这两大原则的概括可以说是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雏形。1986年底,邓小平说:“我们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增加全民所得。我们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要防止两极分化。这就叫社会主义。”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改革进入到攻坚阶段,与此同时关于姓“资”姓“社”的争论严重困扰着改革的深入。现实迫切要求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邓小平一方面在理论上驳斥了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错误观点,另一方面又强调:“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全面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一重大命题所作的总结性的理论概括。



三、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特点

    (一)在目标的层次上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

  1、邓小平从生产力目标和价值目标上界定社会主义本质

  邓小平是从生产力目标和价值目标上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的。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离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抽象地空洞地谈论社会主义原则的倾向。邓小平一开始就把社会主义要达到的实际目标放在第一位来谈论社会主义。在改革初期,邓小平就提出,讲社会主义就必须把发展生产力和增加人民收入这两大实际目标作为压倒一切的目标。在改革初步展开时,他又把这两大实际目标概括为社会主义的两大原则--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在改革深入之时,他又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断,并且从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的角度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五句话即是五个目标,这五个目标又可以一分为二,前两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生产力方面的目标;后三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人民利益方面的目标,即价值目标。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结底要体现在这两方面目标的实现上,把能否达到这两大目标的实现作为判断一切社会主义理论观点正确与否的标准。从生产力目标和价值目标上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最高层次的概括。

2、从生产力目标和价值目标上界定社会主义本质是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

  把实际目标(生产力目标和价值目标)放在第一位来谈论社会主义,在目标的层次上来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包含两大目标: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前者是生产力目标,后者是价值目标。所以,邓小平以社会主义的两大实际目标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一脉相承的,是完全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精神的。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是因为它所奋斗的一切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否则它就不能叫做社会主义。

(二)突出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1、关于解放生产力

  过去我们脱离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犯了种种空想的错误。现在,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突出了生产力--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首要基础地位。这既是对过去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为进一步改革开放开辟道路。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打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桎梏,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但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我们脱离了发展生产力去谈解放生产力,在人们思想上普遍出现了急于求成、盲目求纯的倾向。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我国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这些体制存在着种种弊端,束缚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通过改革来解放生产力,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随后从农村推向城市。

  1985年,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体制改革全面展开。这时,关于改革的取向以及改革与解放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非常迫切需要回答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他还在同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说:“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1986年是中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大踏步推进的一年,但遇到了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变革不相适应而产生的“障碍”。邓小平及时地提出了民主取向的政治体制改革同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合的任务。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2、关于发展生产力

  过去我们讲社会主义时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突出阶级斗争而忽视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明确提出:“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得出的结论,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因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

  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讲社会主义的本质尤其需要突出生产力的首要基础地位。我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穷落后、实现现代化、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显得尤为紧迫。因此,讲社会主义必须突出讲发展生产力。

(三)突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1、共同富裕是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1988年,邓小平又指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1990年底,邓小平又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所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做到。

2、发展生产力目标和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相互关系。

  发展生产力的目标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在实践中表现为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是互为条件的。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的是使全体人民达到共同富裕,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又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物质前提的。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只是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消除了产生两极分化的根源,而要彻底消灭剥削现象,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还有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也就是说,人们只能在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如果经济落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那么无论用什么办法进行分配,都无法实现共同富裕;只有先把蛋糕做大,再以适当方式进行分配,每个所得的份额就会较大,共同富裕才能成为事实;如果企图立即实现消灭剥削和同步富裕,搞平均主义的分配政策,必然使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经济发展受到挫折,带来共同贫穷,谁都富裕不了。可见,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过程,提高生产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物质基础。否认这一点,搞禁欲主义和平均主义之类的社会主义,只会败坏社会主义的声誉。

但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但是我们只能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去发展经济。否则与资本主义没有什么区别,因为任何社会都要讲发展生产力,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已经达到很高的程度。但是,他们不可能做到共同富裕。只能是少数人发财致富,这正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显著特点和弊病。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使全体社会成员都过上共同富裕的生活。所以,如果只讲“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讲“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不能充分地、完整地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如果我们不坚持社会主义,搞两极分化,生产力既得不到解放,也得不到发展。

(四)在动态中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是一个过程,有它的产生、发展和进一步的完善,因而社会主义本质也有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两者是一致的、统一的。但在过去,我们讲社会主义往往是从静态中,用僵硬的定义,概括出一个僵硬社会主义概念或者观念。我们曾经把苏联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建立的发展模式,当作普遍使用的模式,这类做法是违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要求的。邓小平在谈社会主义时,并没有把社会主义限定在一个僵死的定义或概念中,而是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一种运动,是一个发展过程,因而思考和探索社会主义本质也是在动态中描述和揭示出来的,他用了五个动词--“解放”、“发展”、“消灭”、“消除”、“达到”来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的。

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具有过程性,它的体现由不够充分到比较充分,由部分实现到最终实现这样一个阶段性和渐进性的过程。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相伴相随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也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从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既定性、客观性来看,现阶段我国社会已经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要求,先行的各项方针、政策、是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但是,从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的过程性、渐进性来看,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不可能一步到位,现在仅仅是初步的,很不充分的,要通过改革的深化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来逐步实现。邓小平就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互动中,在发展过程和最终结果的统一过程中,来阐明社会主义本质及其逐步实现。

四、社会主义要不断改革创新

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时地通过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这里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观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无论是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都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如果它们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那就必然要发生调整和变革。不变革旧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脱离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超越历史阶段,同样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也必须加以调整。社会主义之所以产生、发展并最终取代资本主义,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在根本上严重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激起一系列社会的、阶级的对抗性矛盾和冲突,引起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畸形发展和深刻危机。在资本主义制度内,这个矛盾无法根本解决。要彻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恩格斯说过,社会主义是一个“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必然是一个历史过程。社会主义社会本身是一个发展的社会,要经过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则依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根本原因,是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关系和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从总体上基本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中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但是,处于各个历史阶段上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于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也都会有某些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不适应就有矛盾,有矛盾就必须通过改革加以调整和变革,使之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没有止境。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因此,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时地通过改革正确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
   我们所进行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适时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中同生产力、上层建筑中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中国现阶段正在进行的改革,包括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等等,以及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的改革。20多年的改革,已经使我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给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带来深刻影响,给我们党执政和领导各项事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改革带来新的挑战,更带来新的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动表现。我们要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的要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观点和自觉性,坚持不懈地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如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作进一步探索的课题。人们常说,历史是一面镜子。因此,解决这一课题思路之一,就是要认真研究历史,从中吸取经验。如果把政治体制改革放到整个社会主义改革的发展过程中去分析、总结,历史告诉人们,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关键要处理三个重大的战略选择问题。

(一)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定位选择问题

经济改革以彻底的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无疑是一场新的革命。那么政治体制改革呢?它是不是一种"革命"?它是需要完善、修补还是一种如同经济体制的变革?人们认识的不同,实践中会演化成不同的行为,历史命运也不同。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看待政治改革在整个改革系统中的定位问题。总结20世纪后50年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在这一问题上的主要经验是:
    政治体制改革如同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改革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政治体制不改甚至小改,新旧体制的转换难以成功
    我们首先从苏联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分析入手。戈尔巴乔夫之前的苏联改革中,改革者都或多或少地进行过政治体制改革。如赫鲁晓夫时期,批判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对斯大林时期的许多冤假错案进行了平反;对凌驾于党和国家之上的无法无天的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了整顿;激活干部队伍,实行干部任期和更换制度等等。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对赫鲁晓夫的改革进行了"纠偏",合并工业党组织和农业党组织,重新按地区建立统一的党组织和领导机关,撤销经济行政区,恢复传统的部门管理体制等。经过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苏联的政治体制虽然得以一定的完善与改良,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和党内民主有一定进步。
    这说明,与其经济体制形成一个比较具有特色的模式相比,政治改革总体是在不改变大构架的前提下作出一定的修改完善。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定位,无法解决原有政治体制的弊端,从而发挥政治体制改革应有的作用。因此,在社会主义改革史中,如果经济体制改革最的根本原因,关键是坚定选择市场经济作为目标的话。如果,当它的经济体制改革大幅度推进时其政治体制改革的严重滞后,则是经济改革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
    社会主义完善其内在驱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的规律使然。要突破"社会主义胜利之日,就是最高类型的民主实现之时"的误解,区分民主的类型和民主发展的程度、基本民主制度和具体的民主制度(即具体政治体制)。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建立了一套体现了人民主权的根本原则的基本政治制度。但是,由于受多种条件的制约,社会主义民主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自然而然实现到最佳程度,人民行使权力和当家作主的问题并没有一劳永逸地得到解决。
    第二,根除原有的政治体制弊端,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正常化、民主化和长治久安的要求。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大都来源于苏联的斯大林模式。因此,斯大林政治体制中的个人高度集权、以党代政以及践踏法制、漠视民主等现象都在各国有程度不等的反应。在实践中,各国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此,邓小平深刻指出,改革政治体制,从体制上"这些弊端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坚决彻底的改革,人民才会信任我们的领导,才会信任党和社会主义,我们的事业才有无限的希望。"
    第三,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经济体制相互作用、相互关联地交织在一起的。从历史发展来看,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先于经济体制,经济体制在政治体制的影响和制约下建立起来的。政治体制的高度集权与经济体制的高度集中两者是相互联系的。正是这种相互影响与作用,要求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从而为经济体制的改革开辟道路。否则,"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
    可见,政治体制改革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它要求我们像对待经济体制改革一样,从根本上改变原有存在弊端的政治体制,以解放生产力,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没有这样的政治体制改革,就不可能实现政治体制包括经济体制的转换。
    从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过程看,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是一个更加艰难和具有风险性的过程。这是因为:
    从对旧体制的触及看,无论是经济改革,还是政治改革,都是一种利益的调整,是一种权力的再分配,但是,两者又有所不同。如果说经济改革是一种直接的经济利益和间接权力的再分配,那么政治改革则是直接的"本义"上的权力以至利益的再调整。因此,从政治体制改革自身来看,它牵动面广、敏感性强,每一项措施都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事情。
从历史传统来看,政治思想领域受封建传统残余思想影响深。如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的现象,以及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都与封建传统有深刻的关系。要打破这种习惯势力,难度非常大。
    从外部的影响和渗透看,政治体制改革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这最易于为西方敌对势力和反对派所利用。在西方敌对势力来看,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如政党制度、无产阶级专政等,就是专制和暴力的代名词,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成为西方攻击的主要对象。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往往为外国势力的插手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苏联东欧改革失败的实践证明,西方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关心"和"热衷"的程度远远大于经济体制改革。
    从社会稳定来看,政治体制的好坏及其改革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国家的长治久安,避免社会主义历史上出现的大动乱,最直接的就是从政治制度上予以保证和防止。邓小平说过:“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

(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和规范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的内容

从政治体制改革在整个改革中的作用和功能看,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特殊地位和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作用,它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社会全面改革能否成功。就经济体制改革来说,政治体制不改革,或者改不动,不仅会阻碍经济改革,甚至会使经济改革陷入失败的命运

正是上述这些特殊性,要求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所采取的战略、策略,要有别于经济体制改革。在战略策略上,既要全面确定政治体制和规范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又要寻找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在改革的方式上,既要把握好政治体制改革来自基层对民主化的要求,又要从总体上把握自上而下的发动、组织和推行。社会主义的改革史表明,对政治改革这些特性的认识直接关系到政治体制改革乃至整个改革的成功失败。
    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条件,针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复杂性和敏感性,中国确立了"以稳为主"的方针,从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基本着眼点出发。邓小平深刻指出,民主是我们的目标,但国家必须保持稳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关系的调整,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出现了不少新情况和新变化,其中有些矛盾还比较突出。在这种既定的背景下,既要克服各种阻力,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又要审慎从事,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要有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
    就政治体制改革来说,所谓目标模式选择,实质就是"民主化"的模式选择。政治模式的内涵通常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决定一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的基本政治关系和基本政治制度;二是这个国家的政治运作和政治行为的若干具体机制、方法和程序等。模式的选择就是要对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两个层次的选择。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告诉人们,是否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关键就在于明确民主及民主建设的三个特性。
    明确民主的制度属性:政治改革必须致力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世界上没有抽象的民主,民主从来都是具体的、同一定的社会制度相关联的。在当代,存在着两种基本的民主类型,即社会主义民主和资产阶级民主。对政治改革的目标模式做出选择,首要的就是必须对两个民主加以比较和鉴别,在汲取借鉴资本主义民主中的文明成果时,必须摒弃其本质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本质上是高于和优于资产阶级民主的新型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享受的民主;是广泛的、有物质保障的民主;是既反对官僚主义集中制,又反对无政府主义,能够使全体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和各种社会事务的权力,使国家机关能够更好地执行人民的意志,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民主;是通过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来实现的民主;是实行公开性原则的民主。这些都是资产阶级民主所做不到的。因此,社会主义民主是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发展的最完备的形式,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民主的基本制度和阶级属性要求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决不能照搬资产阶级的民主模式。
    中国在政治改革中对坚持社会主义和完善基本政治制度的政治主张,始终是明确而一贯的。这可以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党的重要文献中体现出来。20多年来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始终强调两点,一是政治改革必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二是政治改革必须是为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两条规定了政治体制改革始终不能动摇的政治界限,又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方向。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中共十五大提出了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就要更好地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维护国家独立、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就是要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人民代表大会的政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以及独具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些制度是反映了社会主义原则的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内核,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与资产阶级民主的界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内容。邓小平明确指出:资本主义社会讲的民主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实际上是垄断资本的民主,无非是多党竞选、三权鼎立、两院制。我们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不能搞西方的那一套。

明确民主的体制属性:政治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吸取和借鉴资本主义的政治文明成果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历史任务。从历史前提看,社会主义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建设,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的高度发展,封建专制主义的影响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沉重负担和历史惰力;从现实基础看,社会主义国家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特殊规律以及如何选择、创造并不断创新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体制,缺乏实践经验。可见,历史为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的条件和活动的舞台是非常严峻的。历史和现实要求社会主义在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在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模式的前提下,应该吸收和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有益经验。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条捷径。
    在这个问题上,20世纪的社会主义政治改革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首先,新旧事物之间是扬弃关系,即批判的继承的关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和创造离不开对前人和他人积累的政治智慧、政治经验的参照与借鉴。社会主义民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在对资产阶级民主制批判的基础上的继承。列宁曾指出,"苏维埃的历史使命是充当资产阶级议会制以及整个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掘墓人、后继人和接替人。" 这里的"掘墓人",就是指社会主义民主与资产阶级民主的根本区别,"后继人和接替人"是指这两种民主的继承性。民主发展的辩证法是这样的:从专制制度到资产阶级民主;从资产阶级民主到无产阶级民主;从无产阶级民主到没有任何民主。就是说,无产阶级如果不否定剥削阶级民主,自己的民主制度就不可能建立起来;无产阶级如果不批判吸收其他阶级民主制的有益因素,自己的民主制就不可能健康地发展起来。
    其次,要打破一种意识形态的偏见。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必须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经济和技术方面的先进成果,但学习和借鉴西方民主政治的东西不行,因为前者一般不带有阶级性,可以利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而后者属于资本主义上层建筑,是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手段,因而不存在我们学习和借鉴的问题。其实,资本主义民主具有双重性,它既是资产阶级控制国家政权的一种政治统治制度,又是一种工具性的社会治理形式。它通过对全体社会成员权利与义务的平等分配,来协调和维持社会群众内部的关系,保持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制度,它贯穿和体现着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具有强烈的阶级性,但它作为与专制统治相对立的一种社会治理方式,又包含着民主政治的共同原则(如人民主权、平等自由、保障人权等)及其实现形式和方法(如依法治国、民主选举、多数裁决等),这后一方面的东西属于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积极成果,社会主义完全可以利用来为自己服务。
客观的事实是,西方政治文明成果,它们在运用国家权力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层面的若干机制、方法和形式,对于解决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弊端有吸收和借鉴的意义。

再次,借鉴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创新。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即使是照搬照抄同样性质的政治模式都不会成功,更何况是西方的经验与做法。总之一句话,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既要以博大胸怀,敢于借鉴和努力吸收世界一切文明的优秀成果,又要善于借鉴和吸收一切文明成果,采取审慎的态度,取长补短,兴利除弊,更好地发挥我们自身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建立起比资产阶级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模式。
    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模式的选择,必须从现实和本国实际出发。民主政治建设,不是抽象的、孤立的,必须具有充实的内容与坚实的基础,民主政治的发展也要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正确认识制约民主政治的条件,很重要的是要把握民主的派生性和民族性的特性。民主的派生性源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民主问题实质上也是一种上层建筑现象。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因果关系上讲,民主是经济基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同时,民主化的程度、方式往往是受经济基础的制约,特别是受到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不一样,民族文化背景更不一样,这就是民族性。民主的派生性、民族性告诉人们:世界上不可能仅存在一种通用的民主模式,要谨防某些西方国家在全球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其多党议会民主模式;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改革的模式选择中要考虑本国制约民主化程度的经济发展水平,尊重民族文化传统以及人们的可接受性。一句话就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邓小平始终强调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进行政治建设。邓小平强调,确立政治改革的目标模式,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首要的就是要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生活的基本特性,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环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表明,一方面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民主政治建设不能偏离社会主义的原则与方向;另一方面,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因此,民主政治建设不能不顾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而一味地追求目前不可能达到的程度,企图在短时期内建设非常完善的民主政治制度是不现实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不均衡,地域间发展不均衡,城乡发展不均衡,社会成员间发展也不均衡。不均衡性的国情,要求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既不能走全盘西化的道路,也不能消极等待。从不均衡的现实国情出发,选择不均衡推进民主化的途径,确立政治改革的目标。这是中国政治改革的一条基本经验。



(三)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完善经验的释解

人们从理论上按照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三种模式的分类来分析中国改革的实践,得出了两种不同的结论。第一种意见认为,中国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形成显明对照,选择的道路是经济改革先于政治改革。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国选择的既不是政治改革先于经济改革,也不是经济改革先于政治改革,而是"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特别是把政治体制改革"寓于"或"融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之中。我们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它在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改革的现实。
    总体上看,中国改革选择的是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政治体制改革服从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两者协调推进的道路。这种道路如果要以三种模式来套的话,总体上是经济体制改革先于政治体制改革,同时又存在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协调的一些因素。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服务于经济体制改革,并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这可以从实践得到论证。中国改革的实践首先从农村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然后进入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同时进行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在整个改革的过程中,坚持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因而,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保持政治秩序的相对稳定和政治体制的相对集中,充分发挥传统组织资源的积极作用,并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框架内逐步改革现行的政治体制,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是说,经济发展的需要支配着政治体制的变动。
    中国的改革又是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协调进行,也有实践的依据。我国几乎同时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是"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这里没有用"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但实质是改革"生产关系"就是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上层建筑"就是政治体制改革。1980年8月邓小平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虽然还没有"政治体制改革"一词,但文章所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一词比一般的"政治体制"的概念更加切中要害。因此,该文实际上成为指导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方位推进,邓小平敏锐地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问题。邓小平在80年代的中期,相当集中地从经济体制改革对政治体制改革的驱动来谈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1992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目标的提出,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更为紧迫的要求。研究和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治体制的特征、模式和原则,构筑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的政治体制,成为关系政治体制改革,也是关系实现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转变的重大问题。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做出这样的选择,大体符合社会改革运动的客观规律。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生产关系的调整,即经济体制改革,而这种调整又会引起社会的经济和利益的变化和发展,进而引起社会成员对于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和新的利益要求得以实现的社会政治关系的变革和调整。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改革应该是政治改革的先导力量。更重要的是,中国政治改革的道路还是在分析改革成本与风险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战略选择。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风险成本较小的、成功的方案。改革首先强化了经济上的激励机制,使社会从改革中获得了物质利益,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从而使改革获得了社会意义和群众基础,获得了强劲的动力;这个道路充分利用和依靠党和政府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政治权威和政治优势,协调改革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组织各项改革措施,渐进地推进改革,从而能够在基本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进行改革,因此使改革成本和代价相比较是最小的;这个战略在保证社会制衡中心的权威不动摇的前提下,推进改革,使改革不迷失方向,保证改革了始终的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性质。
    当然,中国采取上述改革道路是有条件的。在推进了20多年后,改革的条件、所要解决的问题、国内外环境都有较大的变化,这要求对改革的策略特别是政治改革在改革系统中地位应作新的战略思考。从经济改革先行转到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同步进行,就是一种必然选择。从必要性来看,当前政治改革的动力,有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自身发展的要求,但第一位的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从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相互作用来看,如果说在前一阶段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着政治体制的变动、经济改革为政治改革奠定基础的话,那么,在现阶段政治改革将决定经济改革的成功。因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能否深入发展,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的能否得以突破,以至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能否实现,一定程度上都取决于政治改革的推进。从可行性来看,20年的改革特别是经济改革为政治改革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社会对政治改革的承受能力,消除政治改革带来的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都是历史上最强的。
    但是,我们仍然要作长期努力的准备。因为,如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艰难的开创性发展过程一样,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建立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完成这一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将更需付出特别长期艰辛、百折不回的努力。



第三节  工人阶级政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无产阶级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1、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这是因为:

第一、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第二、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党才能永葆先进。列宁曾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无产阶级政党。

第三、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南,党才能制定正确的纲领和路线,引导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

2、无产阶级政党的阶级基础

政党是阶级的产物。无产阶级是最进步的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充当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只有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才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这是因为:

(1)无产阶级与最先进的社会大工业相联系,是新生产力的代表者,是最先进、最有前途的阶级。

(2)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低下,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受剥削和压迫最为深重。在革命斗争中,他们“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3)无产阶级在使用机器大生产中,必须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因此最容易团结起来,组织起来,最有组织性、纪律性。

3、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宗旨

(1)“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革命运动的根本宗旨。无产阶级政党为什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

第一、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这一性质决定了党必须把谋求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政党阶级性和先进性的根本要求,是党的根本属性的集中体现。

第二、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决定的。唯物史观认为,任何政党和个人,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规律,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要求,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领导人民前进。无产阶级政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使人民群众认清自己的地位和利益,团结起来为之奋斗。为多数人谋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正是对社会发展规律及群众、阶级、政党、领袖关系正确认识的结果。

第三、这是由党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目标是,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实践,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2)共产党员必须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一、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共产党员党性的“灵魂”。

第二、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才能坚持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

第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二、 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事业的领导核心

1、无产阶级政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领导作用

第一、党是无产阶级的教育者,只有党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无产阶级,才能唤醒无产阶级的意识,使之成为一个自觉的阶级。

第二、党是无产阶级的组织者,只有党才能把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组成统一的革命大军。

第三、党是无产阶级的领导者,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无产阶级才能夺取革命的胜利,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2、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是历史的选择。同时,党的领导还是现实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首先,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正确方向。

其次,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进步。

第三,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为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

第四,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人民群众无穷的创造力。

3、怎样才能实现党的正确领导呢?

首先,要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所谓政治领导,最根本的是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实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其次,要坚持党的思想领导。所谓思想领导,从根本上说,就是在党的一切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一切领域里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在党的一切工作环节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保证党的思想政治路线贯彻执行。

再次,要坚持党的组织领导。所谓组织领导,主要是指建立和完善党的各级组织,严格党的纪律,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培养、选拔、使用干部,并通过党的各级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4、应该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1)无产阶级政党之所以要求改善党的领导,主要因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世情、国情和党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具体说来:

第一、党所处的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第二、党所肩负的任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第三、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变化。

(2)改善党的领导是党必须面对并且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贯穿于党的领导实践之中。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就是不断改善领导的过程。改善党的领导是全党的任务,党的各级组织和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首先,改善党的领导,要求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不断的调整。

其次,改善党的领导,还必须改革党的领导制度、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主要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健全民主和科学的决策、执行程序。

(2)对于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来说,必须正确处理权利和法律的关系。

(3)对于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来说,必须正确处理党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关系。作为执政党,党的领导是通过执政来体现的。

(4)改善党的领导,最重要的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6 14: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教学目的] 通过向学生讲述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旨在让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信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内容]



笫一节 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按其成熟程度可分为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通常分别称之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从马克思主义许多经典著作中可以概括出以下特征: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彻底消灭了阶级差别和重大社会差别;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彻底消灭,国家也随之消亡,人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预见表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基本的特征。

从所有制上看,在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基础上,共产主义社会确立了与先进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实行了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消灭了生产资料的任何私人占有制,使社会化生产走上有组织有计划的轨道上来,克服了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消灭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从而有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时会的物质财富。

从分配方式上看,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全体社会成员都尽其所能地为社会自觉地劳动,创造出了丰富的社会产品,共产主义社会实行按需分配的原则。

从社会道德上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思想觉悟的社会。

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1、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的归宿。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代替那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第一、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

人的需要是人对一定客观事物需要的表现,是人的本性,是人的全部活动的内在动力。“社会主义形态的前提是工人有较高的生活需要。”

第二、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必将促使人的能力的多方面的发展。

第三、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在人类最初的社会形态和资本主义社会,由于人对人和人对物的依赖关系,人的个性难以形成和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这种依赖关系被冲破后,人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

第四、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的发展。

人的社会关系最初主要表现为物质交换关系,只有人们在物质交换关系基础上进行政治、法律、道德、文化、情感等方面的交往,才能逐渐摆脱个体、地域和民族的狭隘性,不断开阔视野,充实、完善和发展自己,最终在交往中形成全面的社会关系和丰富的个性。

人的发展不仅应当是全面的,而且应当是自由的。人的自由发展是指人的自觉自愿地发展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力量。

2、人的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1)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这个是同社会发展中的自然经济形态相适应的。在这个阶段中,个人没有独立性,直接依附于3一定的社会共同体。

(2)以物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这一历史形态是同社会发展中的商品经济形态相适应的。

(3)第三个历史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阶段。

3、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和途径

(1)生产力高度发展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前提。

(2)消灭旧式分工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3)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4)重视精神产品的生产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5)扬弃自由时间和劳动时间的对立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条件。

三、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1、恩格斯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了人类彻底解放。一是人们从自然界动物式的生存条件中最终解放出来,完全获得人的生存条件,成为自然界真正自觉的主人;二是人们将从社会关系中的剥削、压迫、统治中解放出来,成为自己的社会的主人;三是人们在行动上从各种盲目的必然性中解放出来,成为自己支配自己本身的主人。

第一、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得解放,是人类从社会、自身中获得解放的基本的物质条件。人类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第二、人类从社会中获得解放,是人类从自然界、自身中获得解放的重要社会条件。使人类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

第三、人类从自身中获得解放,是人类从自然界、社会中获得解放的根本主体条件。人类从自身中获得解放,是指人类成为自己的主人。如果没有主体的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自觉能力,那么主体在实践中仍然不能成为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人。

2、人类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获得彻底解放,就要超越私有制阶段,克服私有制社会中的劳动异化。

在私有制社会,人的产物,包括劳动产品、商品、国家、宗教、意识形态等,对人都发生着异化,摆脱人的控制而变为支配人的、与人敌对的异己力量。劳动的异化是一种根本性的异化。在私有制逐步形成以后,异化劳动和私有制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表现为:

第一、劳动产品的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者所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并不属于劳动者自己,反而成为一种同他对立的异己的独立力量。结果,劳动者创造的产品越多,他所受的剥削就越重;劳动者创造的商品越多,劳动力也就越成为廉价的商品

第二、劳动本身即劳动活动的异化。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作为被雇佣者把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他的劳动活动或劳动过程便不属于他自己,而成为属于别人的异己过程。劳动活动对于劳动者不是自觉的和自由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的、不自由自主的劳动。

第三、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马克思认为人的真正本质在于劳动,在于劳动活动、实践活动这些物质的感性活动。既然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剥夺了他所生产的对象,那么也就是剥夺了他的类的生活。

第四、人与人的异化。劳动者的劳动产品和劳动活动成为与自己相对立的异己力量,不受它们的创作者即劳动者支配,那么,它们就必然由另外的力量来支配。这样的支配力量既不属于人们虚构的、非现实的“神”,也不属于自然界,只能属于另外一些人,即资本家。

资本主义一方面使异化劳动达到了极度,另一方面创造了克服异化劳动、消灭私有制的条件。



第二节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一、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广义的共产主义包括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现实运动。

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是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即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是同资本主义制度对立的,人们最理想、最进步的社会制度。

共产主义作为一种运动是指通向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历史过程,一种社会实践运动,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实践。

从上述共产主义的含义中不难看出,共产主义实际上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真善美统一的最高境界。

第一、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是人类历史发展和资本主义内部矛盾运动的科学概括,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真”。

第二、共产主义将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符合人类需要的“善”。

第三、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是美好的社会制度,是符合无产阶级和全人类思想的“美”。

二、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并为之坚持不懈地奋斗

共产主义理想不是空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正确认识共产主义理想。

第一、对共产主义地追求是理想与信念的统一。

第二、共产主义理想是社会政治理想与个人道德理想的统一。

第三、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

第四、共产主义理想是终极性与非终极性地统一。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一、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2023年自考资料 ( 豫ICP备17027556号-1 )

GMT+8, 2024-4-30 00:55 , Processed in 0.08643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